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适去庄生邑,还临孔父乡。


仍闻旧隐处,近在武夷傍。


道气年长度,儒风日以光。

故人王短簿,老未即归田。


宾客尊耆艾,园池有岁年。


好花留舞蝶,高柳宿啼鹃。

雕琢文章字字精,我经此处倍伤情。


身从谪宦方沾禄,才被槌埋更有声。


过县已无曾识吏,到厅空见旧题名。

火入天地垆,南方正何剧。


四郊长云红,六合太阳赤。


赫赫沸泉壑,燄燄燋砂石。

尘世浮荣梦不凭,槿花先夕叹飘零。


安仁病去曾谁诔,邠老诗存漫托名。


五月孤嫠归旅榇,千家父老泣铭旌。

仙帆西去水连云,彭蠡匡庐楚望分。


黄宪未妨称世德,赵尧终不愧斯文。


移家岁晚留鸿迹,佐邑功存计马群。

阊阖晓云黄,龙盘紫禁长。


小臣朝上国,天子坐明堂。


名入郎官奏,班随奉礼将。

舟行山亦移,山尽舟亦住。


青山无故人,行人自来去。


初辞逶迤谷,复接参差树。

平生壮志执金吾,俯首鸾栖岂丈夫。


鞲上有鹰韬有犬,上林政要打於菟。

日入清风至,知君在西偏。


车舆既成列,宾仆复能贤。


迢递下墟坂,逍遥看井田。

下位日趋走,久之宾会疏。


空迟偶词赋,所愧比园庐。


朝念池上酌,暮逢林下书。

赫赫明天子,翘翘群秀才。


昭昭皇宇广,隐隐云门开。


摇曳君初起,联翩予复来。

数十年来预荐书,当时文行耸群儒。


青衫近始沾王泽,白首从新入宦途。


四壁生涯虽寂寞,一官趋进转崎岖。

畿县官虽小,京华日可亲。


文章成薄俗,交结最难人。


典学应无废,存诚况已纯。

乃翁詈贼气如虹,千载衣冠起懦庸。


双庙已应同卞壸,佳儿今喜见甄逢。


传邮赠我凌云句,断简知君学古胸。

陟彼屺兮何所思,日眷眷兮心不夷。


望雷阳兮不可见,返余辔兮首中逵。


雷阳一发春无际,浩荡鲸波数千里。

罢官归种故侯瓜,乡国苍茫楚望赊。


湘水无情空吊古,江蓠初绿暂还家。


鸾栖野棘谁同调,玉点青蝇未是瑕。

徘徊远林下,幽草为谁芳。


前日同游客,今朝俱异乡。


东风虽淡荡,陈迹似凄凉。

小来读书非为名,约身不肯游公卿。


只怜狂简真吾党,谩有文章惭老成。


汉廷好武臣尚少,郎官十年不见调。

阁外凉风得凭栏,阴晴相望一城间。


过云快雨喷浓墨,收水长虹堕缺环。


斜直楼台经洒濯,空无燕雀自飞还。

张君年少予,冠岁聚公车。


留落成强仕,声名就子虚。


穰橙千户富,潭菊万家居。

把卷思高兴,潇湘阔浸门。


无云生翠浪,有月动清魂。


倚槛应穷底,凝情合到源。

儒冠不戴戴星冠,人世荣华作梦看。


谱出三茅终得道,趣同五柳早休官。


月寒缑岭来笙鹤,春蔼慈州忆枳鸾。

诏书频促马头东,更为边民缚狡童。


三箭不烦仁贵手,七擒自得武侯功。


枭雏已去古巢冷,狼子不归秋穴空。

江天经雨后,秋意转新高。


远棹送行客,凉飔生细涛。


高人初禄仕,判语亦风骚。

晓檐风雪压前墀,勒住群花未出奇。


顿觉寒厅有春色,雅宜破屋咏新诗。


朱帘不卷门长静,红药微开蝶便知。

欲上高高岭路微,疏林蔽日尚堪依。


枫江水冷天初静,桐井霜干叶乱飞。


篱下采花人独秀,山头落帽客何稀。

冒暑贪程作热官,何如避暑得清安。


轻阴画出三湘境,爽气能为六月寒。


自有薰风生屋角,不须纤手捧冰盘。

著书尚有银管笔,骑马元无金络头。


陶令种田非左计,漫郎作官真薄游。


脱身簿领归来好,入手渔竿隐去休。

长江归去又骑驴,依旧青山霜叶枯。


入眼云山有佳句,脱身捶楚亦良图。


轻装但载书千卷,后夜相思天一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