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轻舸趣不已,东风吹绿蘋。


欲看梅市雪,知赏柳家春。


别意倾吴醑,芳声动越人。

近依城北住,幽远少人知。


积雪行深巷,闲云绕古篱。


竹花冬更发,橙实晚仍垂。

雁去荡犹在,龙居山亦灵。


高峰穿碧落,虚谷吸沧溟。


愁见僧头白,喜逢君眼青。

仇香竭力奉双亲,孝感于天得此坟。


众石中藏一抔土,来山面对五峰云。


龟鸾远近参差见,龙虎低昂左右分。

杜陵之后有孙耒,自守诗家法度严。


秀骨可仙官况薄,高情追古俗人嫌。


起看星斗夜推枕,为爱江山寒卷帘。

山鸟怪儒衣,游山我亦痴。


叫云云不应,问水水相知。


俗物刺人眼,春风发我诗。

高台延望眼,风物满前村。


细读南丰记,频开北海樽。


远山如看画,近市不闻喧。

未敢烦君便指囷,且看分笋不论斤。


此君自是盘中虎,空想斑斑箸下文。

苦竹冈头竹似云,刘郎何事不挥斤。


杯盘倘使同吴俗,荼荠谁能作楚文。

腊月边城风雨沙,带香谁剪蜡梅花。


寒灯枉作江南梦,春在墙东主簿家。

霜雪频欺老,芝兰日斗芳。


官犹似仇览,句拟学韦郎。


郊岛无前辈,曹刘可雁行。

上书一见平津侯,剑笏斜齐秣陵尉。


朝垂绶带迎远客,暮锁印囊飞上吏。


长乐花深万井时,同官无事有归期。

起家得事平原侯,晚出都门辞旧游。


草色连绵几千里,青骊躞蹀路旁子。


花深近县宿河阳,竹映春舟渡淇水。

开瓮腊酒熟,主人心赏同。


斜阳疏竹上,残雪乱天中。


更喜宣城印,朝廷与谢公。

可爱咸阳王主簿,穷经尽到昔贤心。


登科未足酬多学,执卷犹闻惜寸阴。


自与山妻舂斗粟,只凭邻叟典孤琴。

平生师友豫章公,矻矻谈君口不空。


半面相看吾已了,连城增价子何穷。


三千奏牍诸儒上,四百庵寮一岁中。

浮利浮名挽不来,故山归去恰春回。


马兰旋摘和菘煮,枸杞新生傍菊栽。


庭树夜留山鸟宿,洞门早为野云开。

吾友陆太初,擢第岁丙辰。


同舟下歙滩,群英对枫宸。


于时程讷相,中书秉洪钧。

函谷双崤右,伊川二陕东。


仙舟窅将隔,芳斝暂云同。


朋席馀欢尽,文房旧侣空。

紫陌追随日,青门相见时。


宦游从此去,离别几年期。


芳桂尊中酒,幽兰下调词。

束书成远去,还计莫经春。


倒箧唯求醉,登舟自笑贫。


波移彭蠡月,树没汉陵人。

执手送行人,水满荷花浦。
旧恨新愁不忍论,泪压潇潇雨。


行计已匆匆,无计留伊住。

闻君卜居水云乡,欲往从之各异方。


屋角树阴倾老盖,溪南山色过浮梁。


薰风自在翻书叶,梅雨相欺败堵墙。

羲和鞭白驹,秋日凄已短。


向来晒书地,欲作炙背暖。


邓侯开西轩,枣下歌纂纂。

昔时陶令弹琴县,今日君为主簿官。


地胜不嫌清俸薄,政公还得众人欢。


江分九派潮常到,岳沓千峰夏亦寒。

三考今批足,应无愧此心。


只将零月俸,买得一张琴。


归处路犹远,到时冬必深。

亭午无公事,垂帘树色间。


僧来茶灶动,吏去印床闲。


傍竹行寻巷,当门立看山。

与君今日混风尘,明发生涯各自新。


何限吴山何限色,不将名姓借时人。

五陵车马日翩翩,上客空劳玳瑁筵。


欲觅阮家青眼去,只烦流水两三弦。

杖策辞清浴,驱车向梓潼。


栖鸾才乍展,叱驭气方雄。


暂割趋庭恋,将伸纠郡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