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瘦影支离雪鬓繁,频年老病卧孤村。


雍容那有客联骑,剥啄尚无僧扣门。


浊酒香浮新社瓮,晚瓜味敌故侯园。

少年喜读书,事业期不朽。


致君颇自许,书卷常在手。


白头乞钟釜,坐使此心负。

造物无情岂我私,从来不使堕危机。


青云路近常排去,白浪堆高亦脱归。


残稿尚存空自许,故人略尽欲谁依。

老生日日困盐齑,异味棕鱼与楮鸡。


敢望槎头分缩项,况当霜后得团脐。


堪怜妄出缘香饵,尚想横行向草泥。

平湖水尽起黄埃,惟有长堤万万栽。


病鹤摧颓沙上舞,游人寂寞岸边回。


秋风草木初摇落,日暮樵苏自往来。

荒城夜悄不闻更,小阁藏灯暗复明。


酒已半消诗未就,雪应欲下雨微鸣。


漫欣短晷回长至,转觉前修愧后生。

酒朋诗友遍人寰,大半雕零丧乱间。


野曝尚分黄道日,春耕欲老紫阳山。


少年多病岂知寿,晚节忍穷才得闲。

同云欲雪暮天阴,浊酒楼头手自斟。


漫仕偶尝叨五马,倦游何止丧千金。


尽捐寓宅偿逋负,仅保残书伴啸吟。

天应知我厌驱驰,故遣虺隤掩敝帷。


一纪穷愁严濑梦,三年长至武林诗。


山深无事尚堪隐,岁暮不归何所为。

严滩合问紫阳津,误簉西湖寂寞滨。


老子通身唯是骨,梅梢作意为谁春。


饱更世故全如梦,惯忍霜寒最益人。

三伏厌厌病欲萎,可能秋后尚无诗。


连宵急雨凉如洗,贪寐衰翁醉不知。


药饵谁精寸关尺,文章空说斗牛箕。

退闲何事不忘机,况限溪云静掩扉。


马颊浪高鱼去少,鸡鸣关险雁来稀。


无才敢更期连茹,有意兼思学采薇。

几日试灯风起。
转瞬灯宵过矣。
望春春久不归来,古雪封梅蕊。

谏官一字照天涯,南海年年问钓沙。


沧波不与黄门信,笑杀龙钟百姓家。

蛤蜊因酒得天全,踞无龟壳吾非仙。
六跪二螯犹回旋,左手急持思拍船。
螺之辣者真海鲜,每或酌侑能醒然。
道人何处是生涯,山绕孤村水绕家。
鬓里雪霜全扫白,胸中梨枣旋开花。
已乘绿景功初就,更服黄精善莫加。
解印当年故里归,三千蜀道雁书稀。
天涯此日闻哀讣,肠断风前泪满衣。
久晴思得雨,一雨惬群情。
病逐炎蒸退,凉随喜气生。
九重舒圣虑,四野望秋成。
下水关楼张别宴,别来惟是寄双鳞。
近缘荒政须藩乐,趣办舆梁为济人。
歌罢贯珠收画扇,舞停回雪卷文裀。
七十老翁门昼闭,终日萧然无一事。
却因不雨动衰怀,拥笏黄堂与祠祀。
兼旬旱涸舟不通,井泉欲竭知无计。
不上山翁书,非懒亦非傲。
知我者谓谁,而不能一报。
平生观物心,未得从吾好。
公子初离季隗时,丁宁私语两心知。
从渠岁律春秋变,一点真心死不移。
秋雨潇潇无限思,妄凭羽客觅环儿。
蓬莱日月非人世,不记梧桐落叶时。
诉尽中情为两诗,可怜谁识汉文姬。
归来已觉秋风晚,标格犹应似旧时。
此行未见黄松客,欠上千山揽盛秋。
长白一支雄秀最,辽东三老典刑留。
万方稔乱群薰穴,七字高吟独倚楼。
故人多在位,责我屡无书。
安世贤何有,嵇康懒不如。
帝城千里隔,石洞十年居。
江上匆匆别,伊人隔草庐。
如何经岁久,不见一行书。
鄂渚华光淡,晴川树景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