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衰鬓不堪洗,病躯先觉阴。


天寒白日短,岁暮乱山深。


薄酒醒无力,危弦奏不禁。

木落晚风急,宵凉侵暑衣。


有期惟向老,无计未成归。


只益颠毛脱,还从髀骨肥。

老笔文无害,升堂指顾间。


才高心每恕,事遽色常闲。


棋局消长昼,诗囊括好山。

昔在东原北,高唐一再行。


金书儒庙壮,画壁驿亭清。


仕宦中年达,亲知远道迎。

婉画循中道,廉名集美誉。


直知能解事,元为饱看书。


用法何庸尽,颁条本自疏。

剪中流,白苹芳草,燕尾江分南浦。


盈盈待学春花靥,人面年年如故。


留春住,笑几许浮萍,旧梦迷残絮。

唤起赤龙耕玉池,池边龙虎自交驰。


周天一毂三十辐,十二楼前看雪飞。

红旗白羽尚纷纷,渭北洮河十万军。


历览山川穷胜负,朝廷肯弃奉春君。

莫怪黄河来积石,又疑弱水隔昆仑。


若嫌古记难全信,他日君归与细言。

未甘海上乘桴去,犹托隆中竟日眠。


努力英雄树功业,鄙夫洗耳太平年。

移风真首务,观世本文心。


历探情声始,返思得失林。


欲求人尽我,不令古无今。

联心分一砥,执耳问初盟。


大雅微茫日,王风次第明。


兴衰宁大运,终始在元声。

冥思兼旷览,求应总纷纷。


雅颂如能得,兴观亦可群。


倾谈初束帛,豁意已披云。

畴昔从公杖屦闲,风乎嬉舞水云闲。


千言自我一闻悟,十驾从渠九折艰。


蚤岁道山应遍住,他年画戟许谁攀。

御河春草才倾盖,驿道炎风复送君。


候骑迟留今日醉,美人消息几时闻。


孤城北向天门近,三水东流地脉分。

蜀客登来屈子城,九歌重见笔纵横。


不妨秋露浇春菜,只可从渠学独清。

万钱食君君不尝,一饭爱我供寒浆。


不尽三生蔬笋气,邓侯风味似支郎。

大家朱书亭午时,小家艾人张天师。


惟有书生最穷饿,盘中日出菜离离。

城楼旗角荡朝晖,行入郊坰访翠微。


尘净石坛门闭早,藓封山径客来稀。


柳阴闲系青骢马,花气浓薰白苎衣。

宿雨初晴晓出关,偶然行乐便忘还。


棋声互答闻松外,诗韵分题写竹间。


鳌背朵云瞻北阙,马头残照见西山。

城南策马一经过,眼底偏惊乐事多。


地主旋开桑落酒,山童能唱竹枝歌。


翠云宫殿闻玄鹤,青草池塘见白鹅。

魏郡归秦秦遂玉,音犹故魏恨难忘。


谁知我本魏郡士,比汝独思田子方。

吉音一纸疾邮传,白帝城头劝著鞭。
楚树已沾新雨露,蜀江行换好风烟。
政须急拯沟中瘠,不用多流地上钱。
刻鹄工夫愧不量,弓裘遗绪可能忘。
一廛未遂耕桑计,半世空磨翰墨场。
桐烬偶收非有意,璧瑕误指亦何伤。
分明馀润彻眉间,道德根源固晔然。
宝篆印泥初不著,神机贯札自无前。
丝纶新渥荣三昼,鼎铉深知眇一涓。
花气浓熏坞,藤稍密荫桥。
但须樽有酒,未问印垂腰。
芳草晚尤碧,好山晴更遥。
吾家老仙伯,白璧半钱酬。
杖屦穷幽地,禽鱼替客愁。
可能百世出,闲却一生休。
俯眉聊卓鲁,高步故夔龙。
倦翮闲霜鹗,苍棱老涧松。
只应安小试,正自耻先容。
风采才看耸柏台,如何又遣赋归来。
晚年造物多颠倒,雷发原来是祸胎。
三凤高飞挽不留,辕驹仗马转堪羞。
明朝封事排阊阖,公论从来在士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