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坐吟松涧挹松风,发气逢人自满容。
仪物叠来知惠厚,篇章连赠觉情浓。
因循过日休如我,行止随时合仰公。
柳外风尘扑面生,星轺远远属南征。
雨深磻石鲂初跃,春到黄山雉自鸣。
最爱周生能劝俗,复闻孙氏老明经。
万里归来远寄声,邻邦果滥育群英。
膝前便得亲蔬菽,分外难为过宠荣。
礼乐诗书多教事,栋梁榱桷尽工程。
屏阴坐听老松声,秋尽黄花未落英。
京国忽回三载梦,黉宫饕授一官荣。
便当鼓舞酬诗教,可添苍黄问水程。
又从湖北作分司,千里兵民属指麾。
已喜清风随使节,旋祈甘雨及边陲。
交游有道君无忝,供奉无能我自衰。
话别都门醉绮筵,担头惟有一青毡。
行携化育三春雨,去洗全南百里天。
学究羲皇知悔吝,道宗伊洛有渊源。
承家彩笔雅能文,仗剑东南欲竖勋。
郤縠诗书堪上将,君陈孝友试中军。
澄江波静三吴月,镇海春回细柳云。
唇齿江山作胜游,旧衔新拜古藤州。
狄梁士气从今盛,安定文风在此收。
笔架龙山呈秀色,莲花蘋水出双头。
六载弹琴不下堂,又看征旆拂铜章。
人同白璧仍仙吏,县对青山亦帝乡。
寂寞自怜方朔戟,风流谁似令君香。
昔日刺方州,黔陬欣遗躅。
坎坛胡为尔,去去丽江曲。
督邮官不薄,幽瘼恣遐瞩。
昔年同献赋,今日更分符。
百里即官宰,三鄣天子都。
不劳乡老问,皆识使君殊。
一去邻滇省,山川壮宦游。
边城依岭峻,琴阁共云浮。
地比仙关渺,人经雅雨秋。
拜命陪京令望奢,九重恩诏帝深嘉。
鼎钟旧勒三岑绩,雨露新沾一县花。
化屦何年凫有迹,垂帘尽日鹤排衙。
古来幕府俱才雄,子美严武韩裴公。
近时幕府养清望,一事不到筹帷中。
先生人物宜台省,岂合官曹坐闲冷。
三道胶西策,详延俯瑞蓂。
帝临宣室坐,人拱太微庭。
捷思谁加点,危言自据经。
楚天风色。
一夜波翻雪。
舣岸锦帆不度,天有意、且留客。
元化都凭岳牧宣,丁侯今领广山川。
琅函锦帙诗三百,烁石流金路几千。
能识乾坤均父母,可令兄弟独颠连。
天子龙沙拜法官,议郎新戴辟邪冠。
晓辞漠北冰霜重,秋到江南草树寒。
谏疏频烦明主听,题诗长共故人看。
山中眇然意,此意乃平生。
常日望鸣皋,遥对洛阳城。
故人吏为隐,怀此若蓬瀛。
傍海皆荒服,分符重汉臣。
云山百越路,市井十洲人。
执玉来朝远,还珠入贡频。
朔风楚水度征鞍,诗传于今又姓韩。
月里梅花千里梦,雪中桐柏一毡寒。
谈经鳣自清淮出,高卧龙曾此地蟠。
吾乡多士屡蜚声,报道都充六馆英。
玉铎流音君更远,行看丹阙荐阳城。
探奇乘兴望沧溟,时向东山万古亭。
此去登临谁最胜,联翩白鹤倚秋汀。
曾向云间陪二陆,却从岭左拜昌黎。
于今匹马连山道,翻作青衿两地思。
横经几载卧潮阳,再转湟州秋色凉。
莫道宦游千里隔,风烟犹尔是同乡。
一鸿铩翮一鸿翔,泪别他乡调叶商。
厷厷琴声欢楚泽,飞飞凫影映清湘。
文章自可当名盛,异迹何难跨循良。
萧瑟寒风万里程,问衣还苦别离情。
藜灯自是家声旧,璧水如同宦况清。
雪满新丰催去马,花明帝里喜迁莺。
岭树燕云此问津,朝来菱彩映江滨。
澄清更为忧时急,湛露今承宠命新。
虎观谈经环礼乐,彤墀鸣佩曳星辰。
江头木末风初起,送客临皋赠兰芷。
天高紫气护双龙,月散彩云照千里。
从来风月古扬州,君去烟花结胜游。
元老归来鬓已星,天恩初下众心倾。
南都地重风霜冷,柏府台高日月明。
淮树两行连彩鹢,吴山千点拂游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