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只愁金剪割离肠,恩宠难凭苦不常。


已愧短檠墙角弃,何时游鲽海东洋。

已甘抱节比枯篁,曾荐青奴一夜凉。


就使秋风能再热,敢辞辛苦侍帏房。

一刻千金孰与偿,瑶琴无复凤求凰。


妾心有似池中藕,虽断柔丝绾更长。

偏讶愁随一线长,肯同桃李竞新妆。


此心非石安能转,自保坚贞比卫姜。

又逐鸣鸠到耳傍,青春背我去堂堂。


谷风自昔歌葑菲,泾渭相形益可伤。

千金不惜买文章,永巷秋深灏气凉。


若得重瞳亲一顾,含羞谁引驾车羊。

落月流辉照屋梁,又看红日上扶桑。


若为化作山头石,望见夫君志亦偿。

湖山石畔好烧香,银汉无波玉露凉。


低蹙翠裙深下拜,细将心事诉穹苍。

又逐残云过女墙,曾陪歌舞在昭阳。


如今羞见缠头锦,空惜馀音绕画梁。

几回搦管不成章,空把盐枝插路傍。


封臂绛纱何日解,菱花一夜恐飞霜。

海鹜分飞落彩霞,青藜略约到君家。


一溪野色翠联竹,半榻晴云兴共茶。


紫荔味全堪荐实,碧兰香动正开花。

江洲何处会群仙,三径斜通五柳前。


土阁旧谙居士宅,石桥新减渡江钱。


蜩催夏至金初奏,荔过端阳色重鲜。

龙蛇半壁走烟霞,对客挥毫有几家。


鸭绿满缸将进酒,花光凝碗正歌茶。


黄埃不染胎禽翼,红滟将烧木槿花。

高台戏马去匆匆,云物凄凉四望通。


着眼未应遗下界,题诗偏合上高峰。


苍鹰岂忘平原兔,鸿雁都凭朔漠风。

采菊新诗点笔成,陶刘门下任横行。


庐山不似圭峰近,秋色多从晚吹生。


寺老僧凡俱落落,山环草木故青青。

漠漠烟笼铜雀台,几年幽思若为裁。


临流不敢开尘眼,怕见波涵只影哀。

共戴重离照万方,误恩何意录清狂。


家山不到嫌逋客,曹局违期信慢郎。


得郡敢争如斗大,怀君转觉与天长。

人心原在是非公,归向惟凭德望崇。


自昔无端猜薏苡,于今那不羡英雄。


泽同武水流何尽,名并庐峰耸太空。

宾兴诏下五云浮,济济衣冠拜冕旒。


多士正须夸俊造,诸公当复羡材猷。


山风萧飒槐忙日,江雨缤纷棘荐秋。

漫笑嵇康七不堪,还怜太史滞周南。


人归沅水滋兰蕙,天接西江入蔚蓝。


脉望化时空二酉,绵蛮啼处挟双柑。

十年浪迹始归樵,草径山堂故寂寥。


影落清溪幽思足,梦残寒簟旧交遥。


春风处处催啼鸟,野水家家趁插苗。

从来春雨浃旬阴,何事伤春独苦吟。


念载燕云徒浪迹,清时流水少知音。


不龟自分澼絖手,搏虎早灰冯妇心。

望六年来大欠强,远心犹自不知量。


看花庭院迎风舞,灌药阶除引日长。


松竹入云偏碍日,蒹葭隔水未飘霜。

几日追趋文桂桡,龙江江上避烦嚣。


忽然惠我龙江曲,露华风韵一何高。


寒梅岭外飘丹蕊,细柳营中夺锦袍。

为寻佳胜趣偏酣,更向烟霞古洞南。


小朵幽花临水岸,长条野葛护云庵。


山中茹草群麋鹿,风外传笙几鹤骖。

闲倚晴窗物色熙,三城音信近来稀。


忽惊赵璧隋珠入,疑是阳春白雪飞。


绿藓有文封断砌,金蝉初蜕振新衣。

一径青林外,孤村绿水间。


寒梅欺雪白,乌桕落风丹。


莫以严凝候,而生憔悴颜。

闭关谢尘鞅,静见古人风。


野水浮鸥碧,丛林结子红。


烟花供我老,文字送谁穷。

夏日过南圃,榕阴接地苍。


草亭还可坐,石榻不胜凉。


荔子缘堤熟,荷花隔水香。

行乐复行乐,东游得此庄。


逢春多逸兴,近水有幽香。


绿柳风初暖,青梅味可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