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小劫红羊期已满。
扰扰尘喧,乌兔飞如箭。
往日若多来日短。
记梦绕、香溪深处。
倚槛调莺,隔帘吹絮。
归去西泠,昔游零落少佳趣。
淮山谁言钝滞人,沙雁求群正如许。
先生掉头嗟奚为,要著行缠抱琴去。
径须摺折楖栗杖,我曹穷措有妙处。
禅版蒲团俱似谁,电光石火竟奚为。
傥能径作白鼻去,未信只教黄面知。
柁楼故略凫雁海,月魄端护兼葭池。
白狗黄牛系缆时,东归应念我西悲。
置之偶尔何须道,去矣飘然故一奇。
末路人情随手别,丈夫心事有天知。
朝氛霁西山,晚日明仿佛。
摇怜太行上,陟巘眩可畏。
王侯眇小夫,中盘凌云气。
之子何磊落,本是青云才。
委翅蓬蒿下,黧面垂䯱䰄。
卜邻与我游,肝胆向人开。
日月剧跳丸,暂别亦已久。
青山缭层巅,道里阻且右。
今晨登南楼,会此同志友。
我学如畎浍,纤流未距川。
何如作难邑,衮衮膏火煎。
学力未纯固,诚不能不迁。
甲科知亦有,难得是家传。
定入中朝局,还支内赐钱。
服青初解褐,班后忽超前。
庆吊从来不下堂,漫劳善颂费雕章。
自嗤梦已空花散,更看诗为寐语忙。
论每阔疏时所弃,才称美秀上难忘。
鹪鹩一枝安,鼠饮河易足。
惟知人爵荣,不识天理辱。
沧溟偃鹍鹏,云雾迷鸿鹄。
人皆与世同,我独与世异。
同则誉日生,异则毁日至。
西山采薇翁,千古秉高志。
天以一生数,积累乃至万。
不一事转多,触目皆恨怨。
干戈致陵夸,可否更替献。
宪章千万条,执笔不劳拟。
事至惟讨论,倦足成跛倚。
终然有变通,圆池倏方沚。
人各有所爱,我独不爱酒。
心清万虑息,恍然开八牖。
醉人识至乐,云入无何有。
絺绤不任暑,毳褐寒还生。
寒暑岁相似,中心空自惊。
道义山岳重,富贵浮云轻。
谤讟我自致,勿怨生不辰。
蒺藜非所据,石下遂陷身。
始知胶漆心,千载雷与陈。
登崇任资算,用舍计月日。
善既无所嘉,恶政不须嫉。
是以利禄人,处世惟用术。
贪夫富且寿,吉士饥复寒。
什袭宝燕石,白璧泥涂间。
老成愧苟得,童稚羞无官。
饭至即举箸,不问米有无。
寒风催短褐,谁能忍须臾。
平生耕稼心,愧此老病躯。
幽人南来弹玉琴,泠泠一曲悲南音。
况作李陵思汉调,使我夜听忧难禁。
将军虽云去已久,得君为写千古艰难心。
凝望秋原景不穷,凄凄风色去年同。
菊黄枫赤浑闲事,一片西成在眼中。
修身戒昏惰,学业贵精勤。
圣人惜寸晷,志士耻无闻。
勤惰不自省,贤愚此中分。
人间衮衮惜花王,得似东篱兴味长。
撷秀餐英期晚节,相看日日是重阳。
礧礧布泓渟,琤潺四面并。
试寻来处熟,忽动老心惊。
石势熊渠虎,风声永固兵。
名山有约已多年,迢递无由访葛仙。
海日夜腾谈里见,洞梅春涌梦中悬。
星垂佩剑催行色,风送征帆阻别筵。
眼底都无碍,悠然见远山。
山间田已绿,门外草初斑。
化俗真何陋,浮生乐半闲。
小筑浑如戏,相逢却道真。
系船桥间竹,入座雨随人。
载酒东邻远,听鸡北望频。
密雪轻绵舞作球。
西园斜日下、没人收。
无端才思说风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