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鹤袖披翻野水滨,黄花簪破小乌巾。


腰间我有坡翁带,解与西邻卖酒人。

故根迢递九江滨,岁晚相看此道巾。


不用诗流强分别,种花人是赏花人。

紫菊移来紫水滨,白头对著白纶巾。


花前酌酒笑未足,酒后簪花笑杀人。

谁将此菊种江滨,物色当年漉酒巾。


若道渊明今我是,清香还属隔江人。

歌襦棠郡留遗爱,建节霜台拜宠荣。


此去威名庐岳重,向来风节秀江清。


春城祖席维征骑,晓驿楼船动水程。

江路晓来雨,残暑夜全消。
人言天上今夕,飞鹊渐成桥。
杳杳云车何处。

纷纷金佩与瑶环,骨相如吾敢妄攀。


居处何曾离城郭,襟期终不负湖山。


杉旁试履拖云湿,石上敲钩破藓斑。

岁晏怀人水一湄,归鸿去雁各参差。


寒风不解频吹梦,疾置何妨数寄诗。


酿酒改名聊济胜,和香因谱更求奇。

天畏斯文坠,凭君助素风。


意深皆可补,句逸不因功。


暮替云愁远,秋惊月占空。

无机终日狎沙鸥,得意高吟景且幽。


槛底江流偏称月,檐前山朵最宜秋。


遥村处处吹横笛,曲岸家家系小舟。

门前烟水似潇湘,放旷优游兴味长。


虚阁静眠听远浪,扁舟闲上泛残阳。


鹤翘碧藓庭除冷,竹引清风枕簟凉。

结茅曾在碧江隈,多病贫身养拙来。


雨歇汀洲垂钓去,月当门巷访僧回。


静临窗下开琴匣,闷向床头泼酒醅。

郡吏东征迓衮衣,不知郡圃掩芳扉。


樱桃熟处香山识,杨柳栽时靖节归。


壁帖嵌尘钟鼎碎,楼歌压市管弦飞。

西风吹净汀洲明,萧萧雨荻霜芦声。


江山幻出琉璃屏,谁歌谪傅琵琶行。


三更月满十二城,梦超弱水登蓬瀛。

孤灯花烬糁窑台,古驿凉扉傍月开。


数事支持愁外去,十年憔悴梦中来。

杜陵曾吟至后诗,我今客远愁归迟。


蜀中想重洛阳忆,江上亦起钱塘思。


地异心同一今古,风饕雪虐共路岐。

金井桥边风习习,玉渊潭上月娟娟。


十年残梦无寻处,一夕离歌尽惘然。


已许白云成我友,又随流水作人缘。

千里寻真一老翁,南楼樽酒喜相同。


却愁一笑还分袂,定与江流日夜东。

满目山川贤否异,对床风雨弟兄同。


九江莫作淮西看,记得九江元是东。

奉君千斛酒,不尽万古情。
但令日日事狂醉,何用身后留空名。


汉家当时重公卿,天子亦复称圣明。

故人为我致山鸡,十里筠笼谢远携。


绣尾喜当寒草见,锦毛愁向落花迷。


仙岩尚忆栖云石,书馆应怜踏雪泥。

紫霞楼上左仙翁,还向南塘在玉隆。


虚阙飞凫云影外,乱山骑虎月明中。


铜驼荆棘秋风落,铁柱波涛海气通。

清秋绝顶俯巑岏,危磴如行百八盘。


北雁不来天窅窅,南船初上水漫漫。


人亡已叹秦筝废,事往空悲赵璧完。

曾公岩在通天侧,旧是曾公自凿通。


东望不堪遭乱后,南归却忆向岩中。


春阴虎卧千峰雪,日落猿啼万壑风。

豫章城阙倚晴虹,公子东归道路通。


表里湖山烽火后,东西楼观画图中。


谁家杨柳秋霜落,何处芙蓉暮雨红。

上人伐木东乡去,城下渡江秋水深。


百里云山还独往,几时烟寺却重寻。


衲衣尚想南军送,贝叶应同西祖吟。

双塔金光隐夕阴,孤城寒气日萧森。


山围叠嶂黄牛耸,水落回塘白石深。


凉日松杉空苒苒,秋风禾黍自沉沉。

丞相提兵阙下来,淮南幕府一时开。


从军王粲应能赋,草檄相如独擅才。


万里关河通驿骑,五云楼观接蓬莱。

嗟子频年事远游,又携书剑谒邦侯。


浔阳乱后多公馆,樵舍新来有客舟。


野树尽含山雨润,江花初结渚云愁。

惶恐滩声日夕哀,故人令弟独能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