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久客思乡井,残躯怯岁年。


家能常食粥,口固不言钱。


铁补曾穿砚,韦联屡绝编。

赋性无他嗜,传家但古书。


尧咨洪水际,羲画结绳馀。


异学方攘斥,浮文亦扫除。

面槁发鬅鬙,衰残百不能。


夜房侵户月,晨砚满池冰。


药债多于酒,蔬餐薄过僧。

敛版一何久,悬车已后时。


狂酲醒始悔,穷独老方知。


世外乾坤大,林间日月迟。

书房在东屿,编简乱抽寻。


曙色千山晓,寒灯午夜深。


江湖勤会面,坐卧独观心。

照丛菊靥万黄金,欹架薇条半绿阴。


逋客已随丹凤诏,但馀花草怨秋深。

一指当人前,不见泰山高。


离娄闭目时,讵可察秋毫。


至人用心镜,万物不能逃。

此观十年游,此房千里宿。

还来旧窗下,更取君书读。

蕙雪销迟气压灯,偶然素被共姜肱。


老来顿悟妻儿累,却羡山中有发僧。

往作关东客,来携一束书。


旅人观所主,野性乐玄虚。


过事都如梦,精庐宛若初。

野情专易外,一室向青山。


业就三编绝,心通万事闲。


莺稀春木上,草遍暮阶间。

霜飞平野月光微,银烛高台烂有辉。


盘送璚芝冰线滑,杯行琥珀酒波肥。


早春已觉随年至,佳客偏伤与愿违。

空山带荒溪,小窗语寒灯。


寂历岁云徂,醒眼犹拊膺。


访友得幽伴,无人醉闲僧。

镇日掩书窗,心闲万境忘。
汲泉烹苦茗,添火试沉香。
琴韵清宵远,诗声白昼长。
一室清如洗,翛然绝俗嚣。
字临春景蚓,画辨午时猫。
烟净芸香细,风微竹汗消。
戴君旧业家钱塘,幽斋剩种青筼筜。
冰森玉立郁萧爽,佩珂时动音铿锵。
一林遥接淇园绿,万个如临渭川曲。
雁峰之水蒸若湘,虎城之水贡若章。
双水朝宗气浩浩,诸生读书声琅琅。
葛溪支派小双水,冯君领会水之理。
休名不立死如麻,挟册空山望碧霞。
书在终难招李杜,灰寒无处觅阴何。
春归一尺人间泪,云暖万重烟际花。
爱尔高斋傍柳陂,绿阴长满读书帷。
晚凉灯火秋声早,昼静轩窗日影迟。
略洗竹林通鹤径,远分潮水入鱼池。
箕裘弓冶不胜任,又许鹪鹩托上林。
两世直庐明主泽,廿年书局老臣心。
山樗敢望依神荚,土鼓偏教傍帝琴。
小憩虚斋夕,何人笑语同。
青云一才子,白发两衰翁。
节物逢春好,名区有路通。
故庐湖水曲,门对法华山。
百里空荒外,三峰晻霭间。
倦游烦汲引,阔步强跻攀。
裹麻已终制,祥琴发新声。
轩前双老鹤,闻之飞且鸣。
曲终静坐生遐想,此鹤先人在时养。
书房清晓焚香坐,转觉幽栖趣味真。
怪石一根云态度,早梅半树雪精神。
池鱼自乐谁知我,林鸟相忘不避人。
驿官近日逢迎少,清隐何妨结草堂。
门对好山苍雾湿,窗连修竹翠云凉。
侍童解诵《闲居赋》,过客求书《急就章》。
雪压筼筜昼未干,书斋冻合四漫漫。
芸窗晃耀牙签润,蕙帐虚澄缟袂寒。
声杂伊吾闻淅沥,影随杖屦共幽闲。
星槎甚处,泛取瓠囊,入上林花谱。
铜仙掌底,含露窄、踯躅芳名曾数。
丹铅都洗,正倩得、新凉疏雨。
日诵哲师记,岁通圣人书。
前冈复后麓,俨在中间居。
佩月而冠云,被服以璠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