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书生事业苦难成,点检常忧害至诚。


梦寐未能除小忿,文辞犹欲事虚名。


圣言甚远当深考,古义虽闻要力行。

君不见城中小儿计不疏,卖浆卖饼活有馀。
夜归无事唤俦侣,醉倒往往眠街衢。


又不见垄头男子手把锄,丁字不识称农夫。

东方书生多愚鲁,闭门诵书口生土。

窗中白首抱遗编,自信此书传父祖。

辟雍新说从上公,册除仆射酬元功。

话说宋江分拨人马,水陆并进,船骑同行。
陆兵分作三队。
前队冲锋破敌骁将一十二员,管领兵马二万。

金闺彦,荷蒉过山前。
把钓坐溪边。
呼来每得天颜笑,放归犹作地行仙。

鬳斋不是凡人,海山仙圣知来处。
清英融结,佩瑶台月,饮金茎露。
翰墨流行,禁中有本,御前停箸。

却说章武二年春正月,武威后将军黄忠随先主伐吴;忽闻先主言老将无用,即提刀上马,引亲随五六人,径到彝陵营中。
吴班与张南、冯习接入,问曰:“老将军此来,有何事故?”忠曰:“吾自长沙跟天子到今,多负勤劳。
今虽七旬有余,尚食肉十斤,臂开二石之弓,能乘千里之马,未足为老。

新裁犊鼻似相如,只合临池兴有馀。


年少莫谈惊座事,几人能爱撮襟书。

历国向七十,滔滔何日还。


轻赍一剑在,壮节二毛斑。


浮俗风波里,高情天地间。

书生例饥困,世路方偪仄。


胡为乎此中,兀兀朝以夕。


问之俯而答,初意岂今日。

双龙古洞,领略千岩秀。
福地有真仙,来一试、调元□手。
青春绿野,月转最高峰,星斗润,柳梅新,五夜收灯后。

君不见当年班生投笔起,骞腾宝剑驱千里。
风云气节相激昂,富贵功名堪自取。
伏生九十诵陈经,烈士敲碎玉壶冰。
东厨日日厌侯鲭,却羡萍齑捣韭根。
如我乃真寒乞耳,只知肉味笋殊村。
天付红颜,便交付、一生愁绪。
浑不管、飘帘落溷,名花无主。
玳瑁才栖梁上燕,胭脂又吼闺中虎。
一片青毡,遮不足、万千风雨。
止落得、飘零书剑,头颅如许。
老大长充村学究,科名不到刘司户。
吴山高兮江水长,江山郁郁蟠光芒。
上帝靳固钟俊良,数千百岁谁可当。
西徐老人鬓眉苍,身着秋碧云锦裳。
几许中和酿此身,秋风江上玉精神。
性姿无忤水行地,富贵有缘花得春。
闲处消摇欣佚老,会朝魁艾正须人。
三边头绪正相寻,云气模糊尚积阴。
已喜龙荒通汉使,更须帝梦起商霖。
功名本自于人薄,家国相关此念深。
勤劳幕下几经秋,又卷行装上帝州。
荐尔未成真有命,逢人莫叹久淹留。
七旬慈母豫章城,衣锦归宁喜不胜。
想是犹存显扬愿,莫教功利累名称。
袅娜柔条不自持,锁窗深处最相宜。
试教纤手簪双鬓,莫遣新愁上两眉。
子建洛神空有赋,乐天杨柳可无诗。
踉蹡趣讲席,读诵斗高声。
我亦曾如此,而今白发生。
一著当机已百全,落枰忽误岂非天。
空函堕甑都休惋,赤壁淮淝本偶然。
长忆西风翠袖单,暮檐修玉倚初寒。
一回得嫁平生足,更用花枝插白看。
闻说先生入建都,一年民乐吏清癯。
四厢夜月封朱户,两院春风锁翠芜。
一旦有书追驷马,万冤无计彻群乌。
太平有象,老人星、喜照滹阳。
前衔曾近文昌。
寿乐今年余庆,新到五花堂。
乃翁学海深无底,材如莫耶淬清水。
天教乞与玉麒麟,拍手欢呼为公喜。
雪峰千丈玉嶙峋,玻璃之江浸秋旻。
上苑春光一夜回,和羹消息报江梅。
促装旧事追曹相,折桂新荣付老莱。
千里颂声形鼓吹,万家和气入樽罍。
一麾卧治镇江边,芳草还应梦惠连。
十载从班联玉笋,六城课最用蒲鞭。
依刘曾识尚书履,借寇难私刺史天。
破晓霜晴快活天,少微光彩焕台躔。
来从紫府飞仙窟,生作皇家间世贤。
勋业定应铭鼎鼐,仪容端合珥貂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