湖边莫怪旧祠荒,士女何曾炷瓣香。
赖是人心犹未泯,深衣迎奉入书堂。
滔天笔势百川东,小待清霜万壑空。
能草子虚上林赋,更须收敛入檀弓。
生长西湖死葬湖,兴言舟子与农夫。
全家衣食凭摇橹,历世儿孙学荷锄。
布衲劣兼蓑笠有,齑汤恐并酱醯无。
湖山春色已如斯,城市原来了不知。
百五韶华全似画,二三名胜总能诗。
忽惊我辈相携处,谁识吾人始到时。
第五桥通曲港船,直摇春水到门前。
休官久作渔竿客,扶老来寻鹤氅仙。
畴曩欢娱如昨日,今吾衰飒最高年。
后生谁识旧西湖,除却山僧树总无。
何至梅仙坟亦掘,惟应葛岭鬼当诛。
红裙鞭镫追游女,白首端章笑腐儒。
邹鲁相望击柝间,亦颜谁许独晞颜。
同源泗水别沂水,接壤峄山连泰山。
万世元勋辟杨墨,一时浮论主雍环。
新堂育士焕榱椽,突起文公故宅边。
孟子向来推亚圣,邹人谁不企先贤。
遗书会萃垂千古,缺典因循近百年。
古学非如进士场,渊乎深处海难量。
善藏未用争饴利,中立悬知异狷狂。
度远出寒公案在,渐修顿悟话头长。
翩然归去两芒鞋,朱子书堂小学斋。
好向四书寻骨髓,敢辞五岭役筋骸。
晦传可是终无愧,遁筮谁知晚□佳。
风软寒轻,暗香飘、扑面无限清楚。
乍淡乍浓,应想前村,定是早梅初吐。
马儿行过坡儿下,危桥外、竹梢疏处。
杖策寻幽巘,叩祠荐清蘋。
木落群姿尽,烂然见天真。
轻风飘须眉,萧萧若有神。
六一居士迹不到,千古人呼六一泉。
争信碧山茅学士,十年中夜枕泉眠。
数尽潘园赋众芳,何如神草被昆冈。
庭中玉露漙三秀,木末丹霞散九光。
出共箑蒲昭圣瑞,归同天韭作仙粮。
石峭亭虚瞰碧空,振衣长啸许谁同。
千林瀑过初疑雨,万叶秋归自起风。
洛下名流唯白傅,襄阳耆旧有庞公。
壶觞选胜一从容,负郭堂开面面峰。
地拥菰城横翡翠,天回箬水浸芙蓉。
敢从门外题凡鸟,曾向云间识卧龙。
珠江水似洞庭波,屈氏江边亦有沱。
楚国王孙三户少,骚人弟子二京多。
微词易托惟香草,白首难要是翠蛾。
桐君何事别桐庐,来问罗浮桂父居。
岂有仙人还好剑,繇来高士不知书。
青樽但使秋常满,白发从教日已疏。
海岸犹馀积雪光,春寒绝不似炎方。
莺声亦有江南好,梅蕊从无塞北香。
五柳春秋空甲子,三闾歌舞是东皇。
解向花间栽碧松,门前不负老人峰。
已将心事随身隐,认得溪云第几重。
一双幽色出凡尘,数粒秋烟二尺鳞。
从此静窗闻细韵,琴声长伴读书人。
我师文靖公,一传子朱子。
佩服中庸书,静中识根柢。
秋月湛冰壶,莹彻无瑕滓。
筑室东皋野水滨,室中生白坐生春。
了知空洞元无物,须信清明自有神。
幽径草花聊适趣,闲窗笔砚不留尘。
文公阙里女星源,手泽遗书尚有传。
精舍三年常作主,修程千里若登仙。
青衫槐笏存家谱,练带花屏拥客船。
堪舆运玄化,万物品汇分。
狉狉鹿豕群,中有五色麟。
圣哲不出世,郊囿可能驯。
词林根柢须人品,四海声名谁藉甚。
金华真是第一流,好泛扁舟著宫锦。
向来奋舌动天意,不怕惠文霜凛凛。
两色闲堂静,横经坐昼深。
笙歌非绛帐,弦诵有青衿。
竹劲捎檐碧,松寒覆院阴。
东林精舍接东城,出谷先歌伐木声。
气象久瞻程伯子,抠趋今见鲁诸生。
芝兰入室香俱化,桃李开门树总成。
梁栋起层云,松筠散夕曛。
九嵏瞻泰岱,清渭接河汾。
冠盖时时集,弦歌夜夜闻。
亦是倾城色,开仍傍杏坛。
日迟深院落,风转曲阑干。
不恨先桃李,皆言胜牡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