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记前番,明河如练,一双星影才渡。
去回真算天孙巧,不待隔年来聚。
谁作主?任月帐云屏,再绾同心缕。

放轻舟,短长堤畔。
玉聪金勒谁跨。
水痕已减三篙绿,幅幅柔蓝不泻。

怪东风、万山吹绿,一团干净无土。
哀哀寡妇诛求尽,老去低头臣甫。
朝复暮。

问头陀、一身无著,水田衣在何处。
八方都坐惊烽里,那有禅龛容住。
君听否。

夕阳边、几千年事,惊鸦和叶零乱。
画船自荡无情水,不管伤秋人换。
■■■。

剪梧桐、一丝凉翠。
西风先到金井。
乱虫吟瘦疏林月,香雾暗迷三径。

又匆匆、送君南浦,离心无限愁思。
高堂垂白儿童幼,要妾扶持调理。
君但记。

锁苍烟、一丛凉翠,夕阳叶底红闪。
虬枝耸作拿云势,望里浓阴如幔。
闲展卷。

数东风、几番花信,愔愔香絮吹倦。
千条万缕争牵惹,绿罥谢家庭院。
春影茜。

是谁裁、轻冰一片,采莲莫便忘藕。
湘波一勺刚盛住,又学翠盘珠走。
才入手。

恁纤纤、两头兜起,芳心收束无限。
吴侬错认瓢儿菜,怎把冰绡轻换。
君试看。

恁风流、晚香身世,南都遗老如在。
一篱水绘秋花影,肯与青山俱卖。
彭泽宰。

障秋晖、亭亭青盖,瑶华一二三朵。
无情有恨何人见,月晓风清欲堕。
花雨过。

是天生、银船一叶,宛然盛得愁住。
莲衣落尽深红色,姑射冰肌偷觑。


双白鹭。

挂春帆、清波门外,垂杨几换金缕。
佳人更比湖山好,三十年前旧雨。
今健否。

记西风、画船归去,江南无限烟水。
万花如梦春如海,输尔燕欢莺喜。
秋色里。

少年时、青溪九曲,画船曾记游冶。
绋纚维处闻箫管,多在柳堤月榭。
朝复夜。

石头城、寒潮来去,壮怀何处淘洗。
酒旗摇扬神鸦散,休问猘儿狮子。
南北史。

两三花、一般娇姹,惹他风雨无赖。
梦回只在红楼角,一片冷云低碍。
春似海。

两三人、一般僝僽,春三二月风雨。
檐花落尽春灯黯,犹照今宵欢聚。
吾与汝。

乍连宵、风风雨雨,天公已把春葬。
玉箫吹得湘魂醒,还为落红惆怅。
帘一桁。

笑人人、一双和你,玉簪花外前度。
风流解唱阿蛮曲,袖里凤鞋能贮。
堪记取。

向荒湾、听风听水,酒边人共愁住。
红鸳只在横塘侧,一支远分江浦。
归梦阻。

隔帘纱、画栏疏柳,层层都是空绿。
一分屋绕三分水,更带二分修竹。
鸥未浴。

问秋来、魂销几度,可还今夜销得。
笼鹦谩怯铅霜冷,低影茜纱窗隔。
波一尺。

正愁人、愁丝未浣,织成帘外愁雨。
灯残酒醒香楼窄,撩乱鬓丝盈缕。
梯小步。

溯苍茫、中央宛在,风人曾写高致。
而今再见东湖隐,开个柴门湖觜。
花数里。
问西风、数行新雁,故人今向何许。
衔来音信从谁至,宛转似将人语。
休轻顾,便拆得封时、都是伤心句。
敞茅堂、茂林环翠,苔矶低蘸烟浦。
青蓑混入渔家社,斜日断桥船聚。
真乐处。
傍湘筠、一痕梦雨,三生絮禅难证。
十年恩怨鸳鸯褥,花底月明交影。
眠未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