欲言林下趣,思共涧边行。
细雨枇杷熟,空江杜若生。
离居非远道,向夕自含情。
桃源只在人间世,三老相逢莫问年。
清昼喜陪多士集,紫霄只恐德星躔。
香蒸云液行璚斝,花簇珍羞饤绮筵。
天教滕六下良宵,恰值人间正颂椒。
万屋高低皆玉洁,四山远迩绝尘嚣。
苍髯铁面亦华发,直节虚心也折腰。
岁已云除四日春,正嗟无雪慰农心。
重衾夜觉十分冷,平地朝看一尺深。
剡曲舟虽无月载,灞桥景更有谁吟。
六出霏霏饯岁华,终宵撩乱扑窗纱。
未言造化工夫巧,且看乾坤景象奢。
□□□□□□□,□□□□□□花。
昔荀悦有云:“立典有五志焉:一曰达道义,二曰彰法式,三曰通古今,四曰著功勋,五曰表贤能。
”干宝之释五志也:“体国经野之言则书之,用兵征伐之权则书之,忠臣、烈士、孝子、贞妇之节则书之,文诰专对之辞则书之,才力技艺殊异则书之。
”于是采二家之所议,征五志之所取,盖记言之所网罗,书事之所总括,粗得于兹矣。
夫述者相效,自古而然。
故列御寇之言理也,则凭李叟;扬子云之草《玄》也,全师孔公。
符朗则比迹于庄周,范晔则参踪于贾谊。
古之述者,岂徒然哉!或以取舍难明,或以是非相乱。
由是《书》编典诰,宣父辨其流;《诗》列风雅,卜商通其义。
夫前哲所作,后来是观,苟夫其指归,则难以传授。
夫人识有通塞,神有晦明,毁誉以之不同,爱憎由其各异。
盖三王之受谤也,值鲁连而获申;五霸之擅名也,逢孔宣而见诋。
斯则物有恒准,而鉴无定识,欲求铨核得中,其唯千载一遇乎!况史传为文,渊浩广博,学者苟不能探赜索隐,致远钩深,乌足以辩其利害,明其善恶。
肇有人伦,是称家国。
父父子子,君君臣臣,亲疏既辨,等差有别。
盖“子为父隐,直在其中”,《论语》之顺也;略外别内,掩恶扬善,《春秋》之义也。
夫人禀五常,士兼百行,邪正有别,曲直不同。
若邪曲者,人之所贱,而小人之道也;正直者,人之所贵,而君子之德也。
然世多趋邪而弃正,不践君子之迹,而行由小人者,何哉?语曰:“直如弦,死道边;曲如钩,反封侯。
盖闻方以类聚,物以群分,薰莸不同器,枭鸾不比翼。
若乃商臣、冒顿,南蛮、北狄,万里之殊也;伊尹、霍光,殷年汉日,千载之隔也。
而世之称悖逆,则云商、冒;论忠顺则曰伊、霍者,何哉?盖厥迹相符,则虽隔越为偶,奚必差肩接武,方称连类者乎?
史氏自迁、固作传,始以品汇相从。
夫史之称美者,以叙事为先。
至若书功过,记善恶,文而不丽,质而非野,使人味其滋旨,怀其德音,三复忘疲,百遍无斁,自非作者曰圣,其孰能与于此乎?
昔圣人之述作也,上自《尧典》,下终获麟,是为属词比事之言,疏通知远之旨。
子夏曰:“《书》之论事也,昭昭若日月之代明。
夫人枢机之发,亹亹不穷,必有徐音足句,为其始末。
是以伊、惟、夫、盖,发语之端也;焉、哉、矣、兮,断句之助也。
去之则言语不足,加之则章句获全。
盖枢机之发,荣辱之主,言之不文,行之不远,则知饰词专对,古之所重也。
夫上古之世,人惟朴略,言语难晓,训释方通。
是以寻理则事简而意深,考文则词艰而义释,若《尚书》载伊尹之训,皋陶之谟,《洛诰》、《牧誓》、《泰誓》是也。
高槐细柳俨成行,远水遥山护草堂。
一片浮云扬空碧,半分寒气酿春光。
一溪一曲大江东,细柳新蒲窈窕通。
寒食楼台三日雨,卷帘庭院百花风。
花木阴阴午漏长,迁莺啼近读书堂。
谁能料理春多少,闲写新诗上粉墙。
花傍高楼半掩扉,河豚风起钓鱼矶。
沙鸥似解闲人意,时向蒹葭深处飞。
囊中恰减三旬用,架上新添一束书。
但使典坟常在手,未嫌茅舍食无鱼。
杨柳蒹葭一色匀,江门日日弄丝纶。
夜来新水强三尺,钓得龙湾六六鳞。
古意苍颜积渐肥,座中山色有馀辉。
岸回细柳生绿暗,风送飞花深翠微。
连宵草色雨中池,拂地垂杨压水枝。
倦倚阑干检官历,忽惊春到已多时。
莺啼燕语各分明,最爱春声自物情。
风送夕阳宾客退,一帘香雾浪纹生。
漠漠杨花闹晓晴,穿帘入幕太多情。
如何无力遮春住,点破沧浪万里清。
遥闻大药驻衰颜,我付行藏与鬓斑。
多事一春眠白日,无言十里对青山。
春江一曲绕孤村,鹤有双雏竹有孙。
爱听沧浪临水坐,背人新月弄黄昏。
江上高楼隔晚霞,蒲团静结倚窗纱。
暗香一道随风力,知是前村枳橘花。
侍儿日日报花开,白白红红尽手栽。
我自白头春自好,莫教风雨便相催。
春深山馆日如年,品石尝泉各有缘。
好客远从云外至,自移尘榻向花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