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渠河有水清且涟,弄丸之暇游其间。


风轻沙暖鸥忘机,天开日烜鱼逃筌。


山中不知岁月改,春洲六度听绵蛮。

蛾眉班卷戴花回,遥望君王玉色开。


画楯诸班谢茶酒,尻高首下一声雷。

记北人骑屋,看龙首、许仲元。
自拥节来归,持荷直上,谁与争先。
好官到头做彻,些儿欠缺便徒然。

新符旧历。
交割新年馀七日。
谁识春华。

谁把璇玑运化工。
参旗又挂玉梅东。
三三律琯声馀亥,九九玄经卦起中。

犹记端门外,鞭袖五更寒。
一声天上钟柝,金锁掣重关。
君向紫宸上阁,我侍玉皇香案,都号舍人班。

晨镳载宾从,披雾陟崔嵬。


宇宙敛盈握,江湖大容杯。


孱颜石丈人,玉立山之隈。

却向慈云岭上还,梅花合道日笼山。


马蹄十里摇归梦,疑在小园松竹间。

礼属群趋上宰前,两郎奉册侍臣宣。


坛前拜跪升烟罢,随处群工署奏篇。

骑至南郊晓色苍,须臾陪拜俨成行。


两班吉带罗朱紫,惟有斋官服冕裳。

十七年间作外臣,重来三日齿嘉宾。


天颜不减当年泽,点检同朝共五人。

再坐犹馀四屈卮,筋驽肉痹股生胝。


侍臣醉饱皇欢洽,更看终场角牴嬉。

蹴鞠寻橦列广庭,吹丝按竹布前荣。


卿郎朵殿浑无见,只听时时万岁声。

有次鞭鞘陆续鸣,赭袍当殿万簪缨。


群臣拜舞分行坐,十味肴羞酒五行。

严妆列卫启宸居,百辟滔滔若贯鱼。


后幄宰臣先奏事,犹随郎从立前除。

珂伞摇心梦不成,忽听吏皂放衙声。


吹灯拨火供晨粥,趁到皇城恰六更。

天地中间着此身,合将位育入经纶。


阴阳固自生成我,爵禄安能富贵人。


利欲当权心退舍,诐淫得路俗迷津。

皎日中天万国明,恢恢贤路庆端平。


月正元日下书诏,二十六人登姓名。


西泽射陈狸首节,东廉歌奏鹿鸣声。

曾记武林日,岁上德星堂。
相君襟度夷雅,容我少年狂。
辇路升平风月,禁陌清时钟鼓,嗺送紫霞觞。

绿槐染衣芦作鞭,朝骑骏马下九天。


人为君荣君未喜,我家剑南亲万里。


四岁儿啼母不知,肺肝欲裂悲语谁。

淡云晓葱茏,野水清可揭。


山明草木秀,使里见琐细。


人闲境愈静,地暖春先逝。

畏暑肩暂息,初凉戒我行。


王村去城市,捷帆片时程。


到岸才咫尺,两君笑相迎。

二兄呼五弟,荷锄随我发。
尔我将老死,应收三弟骨。


行行见废墟,荆棘何翳郁。

峨峨高山东,迢迢青溪曲。


采蘅撷薜荔,结搆蜗牛屋。


中有读书堂,堂外万修竹。

舟行徵君里,步登徵君山。


雪濑漱我齿,玉泉洗我肝。


遐想台上人,披裘曳渔竿。

惊禽营颗粒,飞飞集邱隅。


游子困行役,十年落江湖。


煌煌秦与洛,运转天下枢。

昔时累科举,读书患不足。


天今予我暇,有书真不读。


煌煌百圣心,清彻寒泉玉。

自从判清浊,人文肇古羲。


中间更百圣,扶竖颠与衰。


孔孟死不作,千载无明师。

金陵旧长安,谯郡今丰沛。


吴州对楚山,二水相萦带。


团团清淮月,久落青天外。

匣空龙得偶,厨封画通神。


可怜种瓜客,犹自标故秦。


当时祖龙死,逐鹿灞水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