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归来庭院欲栖鸦,冷落谁怜副使家。


独向小园行欲遍,篱边黄菊有残花。

城隅诘曲趁溪斜,遥望青帘认酒家。


行过小桥沙路尽,忽逢菡萏一池花。

窜流今六载,无复望天朝。


象魏阙云远,宝陀山匪遥。


音书时有继,风义未全凋。

衣冠双阙远,烟瘴百蛮深。


不记朝天路,难忘拱极心。


任从生死病,莫问去来今。

南来偿宿债,一笑悟前身。


白首痴顽老,清朝放逐臣。


休传江左梦,愁见海南春。

三接灵丹古所传,扶危起死胜神仙。


衰颜全藉刀圭力,少驻人间四十年。

一枝淡静玉无痕,便觉萧娘气味村。


旋汲清泉滋蓓蕾,小窗留待月微昏。

幽香偏许夜深闻,冷蕊从来水外村。


南地恨无霜雪伴,独将孤影照黄昏。

年来心气苦怔忪,永夜长忧百虑攻。


赖是床头有清圣,一杯扶到五更钟。

过尽关山到水村,衾裯犹讶四时温。


朔风凛凛催飞雪,似与幽人洗瘴痕。

出处平生岂有心,心忧时事力难任。


饱看雁荡佳山水,却入江西剑戟林。

梅蕊凌寒雪未消,青帘红旆巧相招。


十年不踏江山路,过尽吾村独木桥。

气清天朗属中秋,黉舍初成燕鲁侯。


依旧规模环璧水,斩新牌榜灿银钩。


青衿士子欣荣遇,白发迂儒预胜游。

幽居非是避危机,涩勒遮藏客到稀。


白发不传毛义檄,青衫常戏老莱衣。


舟行别浦随潮去,燕认低檐带雨归。

归寻北海桥边路,恸哭斯人但故庐。


三径空存陶令菊,万签难见邺侯书。


丹青写照空留影,慷慨论文孰起予。

纠缠空惊祸福频,沈舟未拯更摧轮。


山头枉是轻廷尉,天上何容著蹇人。


南国祭牺堪畏楚,东门猎犬尚尤秦。

宝翰挥文罢,瑶觞续宴初。


帝韶重舞凤,玉藻更歌鱼。


景驻三休阁,欢留六尺舆。

岁晏彤帷敞,天深紫宇宽。


气和先合乐,仗密不知寒。


斟酌中衢饮,伊亚别殿欢。

家世登科能几人,两人今岁奄沉沦。


不应天遽衰吾族,会见时当发汝身。


联辔莫辞金镫冷,夺标争斗锦袍新。

九月二十六,公相纪生辰。
橙黄橘绿时候,天气暖于春。
奎画有堂辉焕,中著台星一点,长伴寿星明。

吸尽百川还见底,头角惊杀鳣与鲔。


有时大瞋明月珠,照耀六合光不死。


沧溟浩荡极游巡,钩深匪惮穷涯涘。

爱游此地已多年,今日身心始豁然。


洞里真人虽羽化,苍苍乔木自参天。

云藏仙窟几何年,一旦来游岂偶然。


造物应怜林下客,故令一睹洞中天。

只爱湖光似镜平,那知汹涌作潮鸣。


直疑身在江船上,夜半更闻风雨声。

谩来水上结危亭,更凭栏干听水声。


洗得肺肝清似水,莫言亭下水无情。

竹间幽径喜相通,花下清阴苦未浓。


说与园丁勤灌溉,我归要此养疏慵。

不见湖山两阅冬,相思千里梦魂通。


今宵烛下匆匆看,犹恐归来似梦中。

出入乡关四十期,劳人迎送每惭之。


今朝单骑归来速,且喜乡人都不知。

东望吾庐百里间,二年别去一朝还。


虽然未遂归休意,且对湖山一解颜。

篮舆亟欲到柴门,终日驱驰亦苦辛。


野外莫嫌车骑少,笙歌两部自随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