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汉代哀牢种,泸南大渡河。


其都居善阐,有水号牂牁。


丞相祠诸葛,将军畏伏波。

高峰半云雨,观棋坐一老。


楚天巫峡图,千古一画稿。


天阴赞公房,壁润龙麟好。

新秋送残暑,雨罢来清风。


湖天出净碧,尽为窗几供。


焚香展图画,往往名山逢。

第一文章荐锁厅,笔端回斡动宫廷。


传诗突过曾吉父,学道还亲朱考亭。


密好诚斋能抗手,居停待制与忘形。

常分僧米贳村醪,八十衰翁饭一瓢。


不讳贫愁终得力,强为壮语益无聊。


魂伤未作稽山土,梦远犹依万里桥。

纨扇诗题字字新,秋风一展一含颦。


少陵难字将轻过,扬子方言未易论。


觅句只应天外得,知音谁解曲中真。

万里桥东贾客航,曾携明月到吴阊。


清猿响挟三巴俊,赤鲤心纡九派长。


终古埙篪还并协,此生旗鼓不相当。

射洪零落有家声,中散傀俄无世情。


书到绝交堪自老,诗题感遇不须名。


逃禅别爱声闻酒,任侠能争竹素衡。

寂莫探武陵,原喧莫游玄都观。
武陵渔翁不再入,玄都道士倏凋散。


谁能衷此喧寂间,大隐小隐居其半。

世才不可尽,豪鸷争辈出。


国手何纵横,令我难甲乙。


李生自燕京,雅与颜鲍匹。

凤鸟摩青天,片羽飞东海。


却堕七尺篱,鴳目荧然改。


骊龙颔下珠,夜必吐光彩。

飞章万里叩天阍,乞得闲身是主恩。


已荷圣朝宽毁骨,可烦词客为招魂。


行逢车马心先折,语到渔樵道便尊。

紫袖蔫陈白发稀,逢人羞说宦情微。


羊肠过尽依然险,马角生来可不归。


谷口行厨薇蕨饭,江头初服芰荷衣。

一卷残编遣岁华,数拳奇石割烟霞。


那知西子湖头客,翻忆东陵圃内瓜。


名倦抛珠还罔象,意长篝火伴毗邪。

秋风鼓舵乍移襄,矫首停云思渺茫。


忽有寸珠来汉浦,居然丛桂隐淮王。


诗中一字见隆准,枕上千金是异方。

高楼一望思漫漫,两地江山酒未残。


欲数对床俱梦境,向来携手是愁端。


诗成玉体君其爱,书到银钩且自宽。

别来凡几日,霜色转关榆。


一剖黄河鲤,双遗明月珠。


故人元不薄,世路转多虞。

公我丈人行,谁其同舍郎。


白云辞汉吏,寒月满胡床。


踪迹时相掩,诗篇意未忘。

江外留禅老,佳名借此山。


忘心宁恋著,寓意为幽闲。


大士说法处,片云生坐间。

招提古黄蘖,环揖尽青山。


我病未能往,子行真是闲。


猿声翠屏外,虹影碧潭间。

解送诸君藻鉴分,棘围明发喜开门。


荆人自许山多玉,庄叟虚谈海有鲲。


过雁风高秋索索,护霜云薄晓昏昏。

西风渐急早寒严,晓露俄晞日在檐。


满鼎松声烹活火,半钩花影卷疏帘。


菊黄又报秋期近,发白空惊老态添。

群蛮连岁哄滇中,陡溯山前喜挂弓。


万里筹边频却虏,半生忧国早成翁。


塞垣烽火方无警,幕府文书已上功。

徼外频传羽檄飞,将军三起著戎衣。


空山狐兔无藏窟,平陆龙蛇有杀机。


已见赵佗知汉德,更令孟获识天威。

生民垂欲陟春台,南斗妖氛绝点埃。


典礼已随前代废,遗音犹怨后庭哀。


十年叹我垂垂老,万里怜君得得来。

岩廊深责忝疑丞,位重材轻负宠荣。


猾虏七擒输葛亮,奇谋六出愧陈平。


未行礼乐常如歉,欲挂衣冠似不情。

小隐居山何太错,居廛大隐绝忧乐。


山林朝市笑呵呵,为报禅人莫动着。

游子痴愚莫识家,牛车远弃爱羊车。


汪洋渤海龙宫藏,涓滴波澜坎井蛙。


迷后万言犹是少,悟来千里不为赊。

海门山边初落潮,西兴渡口浪痕高。


渺渺目乱翻云涛,心识不语迎归桡。


江亭晚日风萧骚,轧哑鸣橹相向摇。

葱笼秀拥秦山落,尽日春风吹岭脚。


朝来领略到窗几,谁遣虚空出阿阁。


南台御史去天近,身与孤云生两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