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出门已觉精神爽,况复阳回宇宙清。


野树含烟迷寺迥,晴山披雪倚云明。

为子歌行乐,西南入武陵。


风烟无战士,宾榻有吟僧。


山绕军城叠,江临寺阁层。

荆楚腊将残,江湖苍莽间。


孤舟载高兴,千里向名山。


雪浪来无定,风帆去是闲。

君来乞诗别,聊与怆前程。


九野未无事,少年何远行。


商云盘翠险,秦甸下烟平。

君游南国去,旅梦若为宁。


一路随鸿雁,千峰绕洞庭。


林明枫尽落,野黑烧初经。

西峰大雪开,万叠向空堆。


客贵犹寻去,僧高肯不来。


潭澄猿觑月,窦冷鹿眠苔。

此去清凉顶,期瞻大圣容。


便应过洛水,即未上嵩峰。


残照催行影,幽林惜驻踪。

怀才难自住,此去亦如僧。


何处西风夜,孤吟旅舍灯。


路沿湘树叠,山入楚云层。

南国多山水,君游兴可知。


船中江上景,晚泊早行时。


子美遗魂地,藏真旧墨池。

槐柳野桥边,行尘暗马前。


秋风来汉地,客路入胡天。


雁聚河流浊,羊群碛草膻。

二室峰峰昔愿游,从云从鹤思悠悠。


丹梯石路君先去,为上青冥最上头。

朝曦轻抺柳梢长,歌彻邮亭饬去装。


鹑首右瞻秦分野,虎牢西入汉关防。


温泉雨霁离宫碧,麟畤沙惊塞日黄。

浮生难会此,此寺绝尘埃。


容易莫言去,等闲争得来。


江声寒若吼,山色翠如堆。

两刹崚嶒隐翠岑,却担拄杖出烟林。


来时饱吃东禅饭,归去泥添古佛金。


绝岭松篁青玉瘦,上方渔鼓白云深。

莫倚春风烂漫游,姑苏台上特多愁。


倾城人逐鸱夷去,惟有空江日夜流。

清晨相访立门前,麻履方袍一少年。


懒读经文求作佛,愿攻诗句觅升仙。


芳春山影花连寺,独夜潮声月满船。

水石随缘岂计程,东吴相遇别西京。


夜禅月下袈裟湿,晓上山巅锡杖鸣。


念我为官应易老,羡师依佛学无生。

万法空门里,师修历几生。


过来心已悟,未到行弥精。


溪寂钟还度,林昏锡独鸣。

一钵与三衣,经行远近随。


出家还养母,持律复能诗。


春雪离京厚,晨钟近塞迟。

游子涉江去,采采南涧芹。


采之欲何为,岁暮寄怀人。


怀人自不远,岁暮行当返。

群峰嵯峨互相依,九龙跳跃万马随。


苍松怪石倚天碧,岚气日夕沾人衣。


幽花野草香涧谷,山中寒暑自四时。

落日南朝寺,吟筇几度登。


欲寻前日路,去访昔年僧。


浙水生新浪,吴云暗旧灯。

远近西湖路,高低释氏宫。


猿啼青嶂月,潮落碧江风。


钟鼓残阳外,楼台烟雨中。

一肩瓢笠自飘然,遥向西湖觅梵天。


坛上万僧昭庆刹,寺中千佛净慈筵。


传灯共挟西来侣,绽衲重寻北去缘。

束书回首问沧溟,何处逢人话客星。


三竺暮云藜杖紫,五湖春日布帆青。


关心雁阵愁边落,拂面骊歌醉里听。

龙峤千盘雾色开,中天何处蹑崔嵬。


遥峰恍入飞仙户,列岫高悬上帝台。


倚杖祝融云自起,题诗天柱月频来。

晓发灞陵桥,弯弓箭在腰。


黄沙随地阔,紫塞极天遥。


玉乳蒲萄熟,金羁苜蓿骄。

严冬武林驿,一骑问京华。


大野霜飘树,长城雪作花。


櫜鞬迎属国,剑佩逐轻车。

乱山霜色里,行客迥添愁。


万里看黄鹄,孤心寄白鸥。


高风沙塞晚,明月海天秋。

怜君随汉将,策马度燕台。


六郡风沙合,三边雨雪催。


边笳秋色远,羌笛夜声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