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昔读远公传,颇闻高行僧。


庐山将欲雪,瀑布结成冰。


寻迹数百载,历危千万层。

星星短发茁霜根,今后村非昔后村。


无客雨中能裹饭,有僧月下忽敲门。


佛为摩顶虽真觉,儒劝加巾亦格言。

故交岁晚各西东,解后斯人慰老穷。


莫把冠巾浼澄观,更添须发恼林公。


强牵谢客为禅客,闲伴涪翁作钓翁。

元祐赋律古,熙宁经义新。


请君忙改艺,诗好误终身。

瓶锡相从更一巾,一巾曾拂十州尘。

心通佛性久无碍,口道儒言殊不陈。

吴越江山前日事,伊嵩风月此时身。

异时河内初陆梁,谁其御者朱与强。


强公身死剪妖党,殊恩稠叠旌国殇。


朱公墨守一黑子,遮蔽怀卫如苞桑。

上人图画故人诗,相见灯前夜雨时。


无限云山与烟树,总含秋色是相思。

遥思贞女存孤日,何异忠臣寄命时。


身作秋霜今皓首,光争明月岂蛾眉。


坐临凫彩仙郎袖,起接鸾裾小妇卮。

太母旧称贤,清霜一节坚。


孤雌寒夜老,雏凤紫霄骞。


风纪千金重,天书两字悬。

郎君是郑虔,况值奉刘年。


堂北丹萱丽,巴西宝婺鲜。


举头参戴胜,握手问彭篯。

太君为寿日,令子在周南。


长忆茹荼苦,宁知奉鼎甘。


孤鸾青镜泪,五凤白头簪。

我有数行泪,不落十馀年。
今日为君尽,并洒秋风前。

人谓狂生本不狂,漆身吞炭事何常?


乱余宾客搜亡命,赦后英雄耻故乡。


宝剑尘封三尺水,麻鞋寒踏九州霜。


随身一掬澜翻泪,不哭穷途哭战场。

江上秋声起,从来浪得名。


逆风犹挂席,若不会凡情。

镂出容刀饰,亲逢巧笑难。


日中骚客佩,争奈即阑干。

刻石书离恨,因成别后悲。


莫言春茧薄,犹有万重思。

满城风雨,又是重阳近。
黄菊媚清秋,倚东篱、商量开尽。
红萸白酒,景物一年年,人渐远,梦还稀,赢得无穷恨。

沙上鸿踪昔岁心,堞楼鹤语旧时林。


已知罢钓能忘饵,何必登床更碎琴。


月影偶留传雁字,秋声不断有蝉吟。

声出幽涧泉,始知山雨歇。


湿香入庭户,檐卜花初发。


一丝收钵云,半璧吐岩月。

早岁高谈接士衡,晚来肥遁谢时名。


锐锋谁记杨无敌,强聒空怜楚两生。


胜日杯盘陪绿野,疏星钟鼓梦西清。

回薄万古松,掩抑朱丝桐。


相依北窗下,合奏生悲风。


霏霏香爇炉,疏疏灯映栊。

百人同队试青衫,记得同歌宵雅三。


上溯乾嘉数毛郑,瓣香应继着花庵。

波臣流转哭涂穷,犹自低徊说故宫。


中有丹书有金印,蛮花仙蝶粉墙红。

东方南海妃呼豨,身是流离手采薇。


深夜骊龙都睡熟,记君痛哭赋无衣。

褒衣博带进贤冠,礼乐东方万国看。


尺二玺书旗太极,是王外戚是王官。

绕朝赠策送君归,魏绛和戎众共疑。


骂我倭奴兼汉贼,函关难闭一丸泥。

几年辛苦赋同袍,胆大于身气自豪。


得失鸡虫何日了,笑中常备插靴刀。

无端碌碌随官去,仍是铿铿说教师。

曾观《菩萨处胎卷》,又访《那须国造碑》。

已破家山剩故侯,秦筝赵瑟尚风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