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个事不容针,迷途自陆沈。


西天三步远,东海一杯深。


凉月盛玄钵,轻云剪素襟。

鳌饵不须针,聊将玉线沈。


须弥犹未大,渤海岂为深。


悟后牛穿鼻,迷时马有襟。

玄珠罗帐密,寒鼎篆烟沈。


翡翠疏帘隔,琉璃古殿深。


本来无垢体,何必拂尘襟。

隐隐三星出,依依片月沈。


鹤飞辽海阔,猿啸楚山深。


柳色云沾袖,芦花雪满襟。

破船无渗漏,流水不能沈。


雾锁青山秀,花藏古径深。


白云陪野兴,晴月洗烦襟。

丰城三尺剑,神气尚埋沈。


确论穿杨的,生机劈筈深。


天真贮便腹,浩气塞征襟。

毡庐同抵足,谈道月西沈。


议论馨香发,文章蕴藉深。


正便边氏腹,不上谪仙襟。

羸马阴山道,悠然远思寥。


青峦云霭霭,黄叶雨萧萧。


未可行周礼,谁能和舜韶。

烟霞宁久别,归去礼元君。


养道看黄老,将身寄白云。


人依松作伴,身远鹤同群。

一阕定风波,倦眼登临,危阑对横绮。
凉笛延秋,江湖归未得,浅醉慵倚。
劫后吟魂,又轻被、蘋丝牵系。

枫落吴江,一望烟波凝绿。
问东轩、谁家茅屋。
南窗丛菊。

郎上长安,怎好说些烦恼。
但叮咛、马蹄芳草。
自来月下,把泪痕偷告。

空房夜夜垂罗幕。
雁柱抛弦索。
又报海棠零落。

玉环倾国起胡兵,有色终污后世名。


九夏专房何在貌,一身空洞若为情。


宠名本自无心得,妇节从来澈骨清。

老来未厌短檠光,又集青衿就故乡。


却荷道人能具眼,不同时辈有他肠。


心传潜涧源流别,首出新诗意味长。

是和非,双打过。
免共相魔生火。
谈有相,损顽空。

玉篆金章咏洞真,真中高妙孰能伦。


世缘拨去神常静,精食休来甑已尘。


且为圣明常赞化,未应栖遁便终身。

心境双清,古今同乐,胜缘休道无媒。
天门高妙,应仗至人开。
岂比寻常意绪,方寸地、不贮纤埃。

石边清睡醒,松下独吟馀。


小径云收后,空林月上初。


梅香凝几案,竹影扫阶除。

蔬饭度春秋,何心向外求。


但能存取舍,自足绝恩雠。


岁月惊青鬓,风霜变白头。

难忘最是敲诗处,春绿琴台。
午翠书斋。
时听穿云鹤响哀。

别泪绛于枫,病脸黄疑菊。
剪得垂杨没一丝,直恁霜天毒。


沿路访梅花,暗里东风促。

流俗谁能问故知,殷勤书信驿同驱。


古心地老天荒日,闲意风来月往时。


交一臂闲机尚失,隔千里外会难期。

一从潜水别,三见菊花黄。


旧好论交笃,新诗引兴长。


劳生闲自笑,道术淡相忘。

燧瑊勋业,何敢望西平。
观当日,清大憝,震天声。
绩其凝。

关塞冷秋风。
沙雾迷蒙。
可怜秋去又匆匆。

浊酒慵斟,罗衣怯试,麦天凉意如秋。
檐角蛛丝,丝丝绾住春愁。
海棠已嫁荼蘼老,剩浓阴、绿满枝头。

傲霜枝袅团珠蕾。
冷香霏烟雨、晚秋意。
萧散绕东篱,尚仿佛、见山清气。

儿童恨芳草,不识春长在。


箪瓢日晏如,焉知颜乐改。


黄鹤雅入听,鶗鴂亦可罪。

共庆新年笑语哗,红岩士女赠梅花。


举杯互敬屠苏酒,散席分尝胜利茶。


只有精忠能报国,更无乐土可为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