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拔宅翛然上碧虚,神仙岂亦爱吾庐。


重门不改云山色,古殿犹存劫火馀。


翠木萧森高蔽日,黄冠贫窭自畦蔬。

灵宫耽耽虎守谷,羽褐出山邀客宿。


稽首中茅司命君,四叶秉符调玉烛。


鸣金击石天相闻,游飙倒影声磷磷。

李叟仙居仍近市,黄公道院亦依城。


定应昔日山林地,未有今时鸡犬声。


白鹤翻飞终不返,黄冠憔悴只躬耕。

道师近在真人峰,欲往见之路无从。


去年许我入城市,尘埃暗天待不至。


莫往莫来劳我心,道书寄我千黄金。

沉犀浦上旧仙踪,老木长春翠扫空。


敢请丹光来万里,为扶云峤驾飞鸿。

清游天不借,破帽沙疾吹。


下马榱桷鸣,未恨十里陂。


风馀檐铎语,坐定炉烟迟。

天地如转磨,屑屑今古人。


一落大化手,团品惟其新。


不幸积不用,衮衮同埃尘。

山空蕙气香,乳管折云房。


愿值壶中客,亲传肘后方。


三更礼星斗,寸匕服丹霜。

我生求羽化,斋沐造仙居。


葛蔓没丹井,石函盛道书。


寒松多偃侧,灵洞遍清虚。

列翠峰峦秀,仙都气象清。
三阳端正玉鳌形。
一气自天成。

神灵所窟宅,厥惟祝融乡。


浮丘与安期,来往亦不常。


何者五仙人,各骑一色羊。

露浓如水洒苍苔,洞口烟萝密不开。


残月色低当户后,晓钟声迥隔山来。


春生药圃芝犹短,夜醮斋坛鹤未回。

日暮衔花飞鸟还,月明溪上见青山。


遥知玉女窗前树,不是仙人不得攀。

荒碣依微认晋唐,荔枝榕叶暗回廊。


峰霞晚结烧丹气,涧溜春寒煮石香。


云外紫坛穿树觅,林间瑶席拂花张。

寻真初识郭门山,二月春深古观闲。


仙去碧桃空错落,客来黄鸟故间关。


经楼出堞看潮坐,道院迷云认树还。

一笑相逢李伯时,树阴匝地绿云低。


林梢落日犹馀丈,天下好山多在西。


我醉欲归须客送,君装已趣尚鹃啼。

坏垣荒径入蒿莱,不惹康衢半点埃。


赏静偏怜雏笋长,趁凉自引瘦筇来。


杯馀漱齿呼新茗,石上题诗剥古苔。

缭墙重院,时闻有、啼莺到。
绣被掩馀寒,画幕明新晓。
朱槛连空阔,飞絮无多少。

十里平郊不值人,解鞍依约记前春。


问年已复惊身老,遇境犹能发兴新。


泉涨池冰舒雁爪,霜团庭桧叠龙鳞。

紫府仙真冰雪颜,丹梯岑寂试来攀。


翠鬟濯玉交团扇,浓雾喷香闇博山。


不信异人能到此,正怜春意已归还。

华发星郎七十馀,碧山遥访羽人居。


白石不为天上药,淮南欲试枕中书。


长缨自濯沧浪水,高盖仍瞻驷马车。

真人西度关,乃祖独知之。


强著五千言,竦身弃喧卑。


灵光无时没,人世自超忽。

陇麦青青沟柳新,春归聚落少逢人。


如何试与持鞭手,拂却向来身上尘。

野鹤飘飘性自高,徘徊尘世岂难抛。


栖真旧隐无多地,何处仙山不可巢。

此性本无一物,涓水亦自圆明。


借问先生足处,轩前月白风清。

绿发郎潜不计年,却寻丹灶味灵篇。


华阴学雾还成市,彭泽横琴岂要弦。


晓案只应餐沆瀣,夜滩谁见弄潺湲。

我忽不乐思西山,浮云孤飞道里艰。


睡仙之宫隔秋水,缥缈半落青霞间。


何年流火如陨石,郁攸煽天斗牛赤。

石牛潭上罗仙观,败壁荒苔白昼闲。


忽见古人题句在,别来已是十年间。

江濒远别几秋萤,汴曲相逢眼更青。


予志自能同豹变,弋人安得望鸿冥。


风流绿蚁千钟酒,香火黄庭一卷经。

一勺泠泠尚未干,仙人已去白云端。


穗分灵种归南亩,石抱精魂照古坛。


似有箫笙当槛细,几经风雨卷山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