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德寿宫前春昼长,宫中花开宫外香。
太皇颐神玉霄上,都人久不瞻清光。


今晨忽见肃天仗,翠华黄屋从天降。

独种酴醾冷却伊,金沙作伴暖相依。


酴醾枯了来年补,且看金沙也自奇。

上清讲席郁萧台,俄有青田万侣来。


蔽翳晴空疑雪舞,低徊转影类云开。


翻翰清唳遥相续,应瑞疑时尚不回。

总教抛却宦情何,忽自悲伤忽笑歌。


半百年来迁客里,数家开阁不曾过。

许浑诗后三百年,长啸空堂览旧篇。


落日孤城曾不改,曲池高榭复依然。


尘埃暂憩道路客,文雅相追今昔贤。

当年猾夏岂难禁,他日咸宾尽好音。


两汉东西来魏晋,五胡南北变辽金。


兴衰王气殊分合,治乱天行共古今。

千古文心落寸毫,万年青汗苦相熬。


石渠金匮何嗟及,竹简韦编岂惮劳。


开笈如依贤圣阃,比肩惟有孝忠曹。

颇疑彤管似新铏,漫许精神入汗青。


班马魂强能护史,左羊笔健自传经。


风尘扫后惟霜雪,云雾开时又日星。

文章亦自有驱除,今古茫茫共一墟。


窈绪终藏天地腹,冥思始执圣贤袪。


风云事理来通变,龙马威仪任疾徐。

信书书已不胜诬,及史史之阙则无。


燃笔为犀神鬼照,鞭心作驭帝王俱。


且看兴废如环转,岂令纲维绝援扶。

稽古劳劳集众闻,书今犹自有同文。


典坟丘索归秦火,汉晋隋唐及宋君。


冰鉴时悬千载并,元龟频灼万殊分。

七茎花上春云热。
鹧斑点点明金屑。
莫遣两头然。

四序变炎凉。
秋感茫茫。
新时草木亦昂藏。

手卷珠帘,眼穷云树,楼外远山凝碧。
篱菊黄时,水枫丹后,人在天南地北。
一日三秋,寸心千里,难借凌空双舄。

涧水流瓢,桃花夹岸,路入神仙寰宇。
芍药比容,芙蓉如面,缥缈霞绡云缕。
障风袅袅,隔水盈盈,兰麝欲薰芳语。

竿袅长虹,钩弯新月,几向禹门垂钓。
掣碎鳌头,踏翻桃浪,壮志已乖年少。
龙虎飞腾,风雷际运,梦想玉堂书诏。

萧散东归,天应赐、苕溪一曲。
江村上、春风酒旆,夕阳渔屋。
放浪水云明月地,醉归船重成颓玉。

舜亭风化俨当年,人物犹追之凯贤。


持橐有功先计相,题舆出治亦儒先。


相看尹贰俱冰雪,消得杯盘列管弦。

安石声名,买臣富贵,我不敢知。
谩扬州泛泛,浮湛随水,阊门轨轨,开阖从时。
满目浮荣何与我,只赢得一场闲是非。

昭代宾贤礼意诚,镐京设席蔼儒缨。


龙飞十二周星纪,鹏运三千击水程。


云汉成章新宠渥,钧天张乐播和平。

香罗幅。
柳丝一尺围红玉。
围红玉。
才出幔。
玄云拖缕舒来缓。
舒来缓。
双莲小。
是伊行处成香草。
成香草。
鹤发鸡皮十二人,非亲非故即比邻。
觥筹交错情初洽,舌本澜翻事半陈。
父祖艰难犹在耳,儿孙愤悱可书绅。
鸣琴雅抱独宽闲,社稷民人事事关。
教养兼施清界尺,文章致用焕云山。
罪轻法网何妨解,草害良田务尽删。
孔迩歌来乐万家,使君风度自清华。
艳称渤海千秋绩,新植河阳满县花。
草野通情劳笠伞,诗篇馀事散云霞。
秋至星火流,病觉中岁剧。
成均忝分教,才非一狐腋。
日入欣暂休,野老或争席。
上尽高台复有台,海天睛眼逐云回。
径当转处还逢石,坐得便时本藉苔。
风雨重阳初掩霭,乾坤吾道政徘徊。
凤阳国中都,黉宇敞弘规。
济济集群彦,文采光陆离。
适兹新雨霁,皓月烛前墀。
杨生头角非凡子,少以医名动州里。
胸怀了了中可人,容貌恂恂外如鄙。
前徽未艾足凭藉,论议滔滔有源委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