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故人为邑士多称,繇赋宽赊狱讼平。


老吏闭门无重糈,荒山开陇有新粳。


方挥玉麈日边坐,又结铜章天外行。

溪上人家溪树青,溪行野客思冥冥。


月光荡水游鱼出,屐齿穿沙宿雁醒。


蔓草古陵神道没,枫林夜火鬼祠灵。

十年曾识凤凰毛,回首风烟梦寐劳。


书到关河双玉案,赋成湖海一绨袍。


握中明月谁相贵,曲里青山且自高。

山环环兮相围,溪乱乱兮涟漪。
花漫漫兮不极,路缭缭兮安之。


弃舟步岸兮欲进复疑,山平阜断兮忽得平原巨泽,莽不知其东西。

敬吊先生落照中,纸烟销尽酒樽空。


牛羊上垄无人管,岂为当时面发红。

小盆中、几头丹鲫,柳条阴覆青软。
飞花瓣更轻盈坠,点破绿波新暖。
云叶卷。

葛溪观主陈渭叟,高行绝人诗益工。


明月双珠好奇服,闲居七言成变风。


大茅独立云在下,小史久住江之东。

黄露结青枝,风吹散秋雪。


忆昨马蹄忙,壮年心未彻。

垂垂笠子上吴船,去过扬澜浪蹴天。


狂客还寻破虱录,清童解识野狐禅。


江来全蜀如衣带,云破中原见岳莲。

户外黄尘满地流,亭边山色转幽幽。


牛无令斗残吾竹,客与俱来上某丘。


池上小风花树午,夜深疏雨橘林秋。

汉家旧德有桓荣,赤舄登朝羽翼成。


三晋凤鸣千载会,两河龙现五云迎。


独于社稷多难日,复使君臣大义明。

此去风波万里长,使人指日觐清光。


云开雉扇当霄汉,龙抱金函出表章。


羌服从来尊正朔,包茅次第贡明堂。

卜婚京室凤凰秋,归向松陵拥绛驺。


脂辖暖风虔庙贽,机丝凉月献功裘。


乐安经已传麟士,内史名何减隐侯。

群才翩矣集,二仲醉何妨。


蒋诩开荒径,彭宣到后堂。


名高金马署,心远白云乡。

昔号九仙子,今名九莲华。


差差浮碧海,叶叶散晴霞。


积霭迷金寺,飞流溅雪崖。

客从青阳归,为我谈九华。


雪潭昨夜宿,衣上有残霞。


鸣溜隔深木,白鹇栖翠崖。

侍行曾见羽书飞,独鹤归辽想令威。
三纪家声几泯泯,重来民俗尚依依。
脱身负担诚多幸,屏迹山林愿正违。
矫矫凌云赋,累累白雪歌。
世人祇漫与,吾子视如何。
谁预文章观,君宜甲乙科。
挂帆谢公浦,把酒阖闾城。
江柳不忍折,春风当别行。
关云连楚暗,陇月向吴生。
长歌望吴越,不道出无车。
明节固所尚,清门难可居。
春帆移暮雨,晚饭半江蔬。
牵牛在南纪,游子上河梁。
殿阁终前席,江湖且下方。
州闾无别业,文字有他肠。
世业今谁继,瑶编自讨论。
长材归下吏,吾子好斯文。
千里风期合,三才月旦尊。
藉甚张公子,词华众所推。
门闾千里望,天地一编诗。
花落山公宅,云寒杵臼祠。
一秋两得平安报,读罢寒暄喜不胜。
花底振衣清似鹤,灯前书字小如蝇。
蜕仙道骨无人识,博士官衔自此升。
四月上林蒲笋出,玉堂风致一时新。
也知天上樱桃宴,不致山中草莽臣。
皂帽醉归当此日,金盘分赐共何人。
衡门风雪人稀到,一个幽轩竹四围。
半子送年将旧酒,诸孙迎岁索新衣。
惊鸿此日犹南去,老鹤何年共北飞。
词源浩浩倒岷江,直笔如公世少双。
目下十行千字过,身长九尺两眉庞。
世间忠烈应知感,地下奸谀岂竖降。
柔橹声乾破寂寥,青山矶下宿寒桥。
乾坤万事双蓬鬓,风雨孤舟半夜潮。
丹凤不来秋又老,玉人何处水空遥。
边报纷纷日转频,彭城犹未息风尘。
中原白骨多新鬼,浮世黄金少故人。
阮籍一生唯纵酒,季鹰今日定思莼。
三寄新诗竹下来,多君高兴忆东淮。
尘埃没马昏归舍,风雨听鸡晓入斋。
此日阳城须谏议,当时方朔谩诙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