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扁舟几度到南昌,东望家山道路长。


醉里不知身是客,故人多处亦吾乡。

一秋无便寄平安,新雁声声报早寒。


昨夜检衣开故箧,去年家信把来看。

飘砧飞柝戍营秋,坐里闲听说潞州。


孤镜满城池水洗,明河千尺傍人流。


笑论昨夕能漂瓦,醉唤红裙缓下楼。

海外绿洋来万里,齐驱黎母鹧鸪斑。


肯分种种箧中富,不用公家金博山。

素馨茉莉及玫瑰,清馥浑同雪里梅。


六入不分初病起,眼前欠此共徘徊。

天上宝囊无尽藏,向来密赐被先王。


自怜门下老宾客,燕寝饱曾闻妙香。

负郭偃衡茅,停车遣幽讯。


隐侯竹间出,难弟墙东引。


耦耕及新麦,对漉饶夙酝。

铃阁闲堪扫,牙旗静不惊。


一尊聊二子,三月自孤城。


柳送青阳色,江回白雪声。

旧识何家山大小,渐来并作一山深。


主人称病掩关卧,园子偷闲无处寻。


堕石将藤全失径,窥阶迸笋别成林。

三径时容二仲游,坐中江左半名流。


还因善病遗玄晏,敢为论交薄太丘。


明月珠寒何处得,阳春句好竟谁酬。

南国风烟深更深。
清江相接是庐陵。
甘棠两地绿成阴。

烟中流水晓潺潺,扬子津头雨一湾。


沾袖成斑皆客泪,隔江如黛是家山。


欲探子母羞钱箧,未卜雌雄泣剑环。

主人出门去,客子入门来。
主人为客留,若下花前开。


借问客谓谁,东海王青州。

皤然二老,似江左风流,惠连康乐。
纶竿七尺,雨笠风蓑同著。
长啸东临海若,携手入、天台采药。

江国春归夏云孟,十日五日风雨横。
具区摆阖浪如山,吴儿善泅并敢榜。


今朝气候昨不同,湖头无雨兼无风。

伯仲尽时贤,平舆与颍川。
桂枝尝遍折,棣萼更相鲜。
丹地晨趋并,黄扉夕拜联。
落魄长安思转豪,新声同听郁轮袍。
看花误入林中竹,采药迷行洞口桃。
小玉横钗频拥髻,阿环持砚伺挥毫。
烨烨名家后,翩翩上国来。
玄经司马业,文赋士龙才。
玉閟丰干社,金残碣石台。
叹息金兰逝,参差玉树长。
多才秦别驾,雅量陆平章。
马鬣封仍下,龙门副永藏。
独有陶公径,能停谢客舆。
陆浑虚旧宅,阳羡觅深居。
水木孤轩外,云萝四壁馀。
自爱新居僻,宁论故业贫。
伯通能借庑,仲蔚已为邻。
茂苑花淹客,吴门药赠人。
二仲何为者,翩翩邺下流。
白云裁楚服,明月揽吴钩。
并握扬雄草,长陪谢傅游。
岁晏高朋忽我过,诸生尊俎罄欢歌。
老来短鬓因愁改,醉后衰颜为酒酡。
灯影未随云影淡,漏声不似雨声多。
周郎伯仲美且温,乃是南渡丞相之玄孙。
三朝书诏烂盈箧,旧物历世能俱存。
伯也从容端好文,仲也英气干青云。
文采风流忆二汤,春鸿秋雁两相望。
闻趋禾水趋螺浦,还在南塘在夏洋。
长倚华峰瞻过棹,时寻松石认书房。
升筵月高花影长,我当起舞君行觞。
丈夫志气倾海岳,一笑已觉形俱忘。
雕盘馔香切寒玉,酒波摇红荡人目。
停舟不发更歌诗,歌未成章意已悲。
注目沧波相别处,断肠荒陇独归时。
十人送行一人去,船头举手沙头语。
船开山转水急流,白云杳杳知何处。
春日寻芳偶未回,不知江上故人来。
归来惊见留题处,踏破林阴一片苔。
汛扫柴门出候君,春泥野草绿纷纷。
宁知夜半山阴雪,翻作江东日暮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