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堤上高楼逼绛河,芜城秋色拥嵯峨。


天低雉堞窗中起,雨挟帆樯镜里过。


别后踟蹰佳会少,狂来跌宕众人多。

往来涂路武夷边,无复人寻九曲船。


我老君回向何许,故情前梦只依然。

南剑溪头黯淡滩,山城五月水声寒。


凝香应更解悬榻,席上郑虔同此欢。

相逢证九还,一窍指玄关。
道契鸿蒙外,神游鹤驭间。
丹砂延绿发,白日驻红颜。
热官何似冷官尊,讲席横经圣道存。
春雨蛙鸣闻鼓吹,晚潮鱼上富盘飧。
亭松滳翠笼书榻,池藻吹香度戟门。
郊禋又喜一番成,金殿晨开淑气迎。
风里旌旗扬日彩,云中金石应春声。
十年正德当熙运,万国倾心仰圣明。
岐路长亭复短亭,斜阳望尽草犹青。
忽惊锦字云中下,如见兰舟柳外停。
西省彩衣人似玉,北堂眉寿鬓初星。
春色河阳自满堂,明年豸绣接龙章。
南陔孝子无遗恨,昼日康侯并宠光。
林屋晚霞明曳彩,玉山晴翠落飞觞。
闲意穷千古,浮生共百年。
感时争晓暮,触念有陈鲜。
宫柳思含翠,庭芸看列钱。
八十从头四见春,年来诗笔更清新。
不知后进谁堪继,顿觉仙才自有真。
远道风尘频入梦,清时林壑也须人。
火蛾市里珠论斗,面茧筵中芡满盘。
犹记薰风初作穟,不知春雪解成团。
圆疑藻井重光漏,美在灵砂一粒丹。
懒习平生欠扫除,时于岁晚惜诸居。
犹嫌韩老送蓝褛,肯学相如赋子虚。
日月未殊千载上,阳和又是一元初。
天时人事默乘除,又报春光到客居。
老去生涯随分足,病来朝籍几行虚。
云中凤阙瞻华表,赋里山堂想遂初。
江海重来二十春,中间人事几回新。
朝端我正怀莘老,谷口谁当画子真。
吟倚石台云绕足,醉褰风幔月迎人。
柏台春半气犹寒,柱史新除旧姓桓。
列岳望风奸吏竦,清尊对雨故交欢。
词华此会真三绝,邻曲何因忝二难。
喜到旧家山水乡,依然山色与湖光。
此身宛在真仙窟,回首空怀太守章。
岂意新诗犹见及,尚言故郡不相忘。
信笔题诗不记篇,聊凭赋咏写林泉。
闲来倚杖云千嶂,睡起凭栏月一川。
野性已安三径里,吟魂犹绕两湖边。
翩然来自旧京华,历数山河不谓遐。
往事已空惟重黍,玄谈未了更浇茶。
南游句好俄惊座,东道情深未忆家。
素节秋强半,嘉名久最宜。
霜风簌簌下天涯。
幸有佳朋、何惜共登危。
从来意气重金兰,投辖多情况二难。
乘兴不因雪夜尽,衔杯还并月华餐。
书成已贵雒阳纸,赋就应弹贡禹冠。
不忘高义臭如兰,跋涉那知行路难。
座对西铭堪论道,尊开北海且加餐。
知君有意抟鹏翮,老我何妨戴鹖冠。
且倩藜吹照漉巾,相逢华发久如新。
只堪弹咏供今夕,即以交游傲古人。
径月阴移将赴晓,林花香老欲留春。
材大难为用,垂垂七十年。
此怀自饥渴,余论总流传。
入品书真圣,多情句欲仙。
月□影散阎浮树,风送将开智慧花。
□约清秋□□□,□□□□列毗阇。
玉笛飞空过洞庭,西山不改旧时青。
短长桥下风雨夜,知是老龙来听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