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北城寒食烟火微,落花胡蝶作团飞。


王孙出游乐忘归,门前骢马紫金鞿。



吹笙帐底烟霏霏,行人举头谁敢睎。

心绪万端书两纸,欲封重读意迟迟。


五声宫漏初鸣夜,一点窗灯欲灭时。

繄余抱黯陋,研弄鲜精业。


横陈抚遗经,诘屈口先嗋。


而解嗤俗儒,鲰论何哮呷。

湖北弥年所,长沙费月馀。


初为邵阳梦,又作桂林书。


老矣身安用,飘然计本疏。

小桃佳李实如拳,西湖尽眼铺芳莲。


景仁不从乡贤饮,为此乐论方穷研。


周衰官失畴人散,钟律要眇谁能传。

老病懒作书,行藏诗上见。


一心不相忘,千里如对面。


我已八十翁,此身宁久绊。

高峰半云雨,观棋坐一老。


楚天巫峡图,千古一画稿。


天阴赞公房,壁润龙麟好。

新秋送残暑,雨罢来清风。


湖天出净碧,尽为窗几供。


焚香展图画,往往名山逢。

丹枫九月大江寒,欲结双鱼千万难。


何似只凭秋枕梦,泠然一夜度齐安。

门外初停嵇吕车,殷勤仍嘱武昌鱼。


从来一点相知念,不为蒲轮便破除。

九月九如三月三,五湖山水尽清酣。


西瞻林屋三天近,南上风帆一日贪。


潮蹴滟堆青不动,雨悬花洞气长谽。

汉界逾铜柱,蛮邦近越裳。


远行随使节,蹈海及殊方。


鴂舌劳重译,龙波极大荒。

绝域通南舶,炎方接海涛。


神仙比徐市,使者得王敖。


异俗书能记,夷音孰解操。

裸壤无霜雪,西南极目天。


岂知云海外,不到斗牛边。


异域闻周化,奇观及壮年。

书家新样出眉山,若拟丰姿定玉环。


砚沼百坡空对影,管城一孔但窥斑。


临模恶扎劳唐楮,结构奇材得鲁般。

溪上秋兰带暮春,万峰晴色照嶙峋。


他年莫使阎侯见,认作僧繇第二身。

三花晴色际天开,尚忆当年二李才。


莫笑书生长寂寞,碧油车引上元来。

万仞朝真天际头,双龙飞瀑望堪愁。


何如坐对王维画,四壁青山尽意游。

海外徒闻二酉山,昆仑玄圃隔人寰。


生绡拂拭高堂上,仿佛曾驱八骏还。

新辟西垣小室成,开编静得古人情。
峥嵘老柏寒尤健,窈窕幽窗雪更明。
我愧滥巾居此地,君能倾盖似平生。
我生巳年月在丑,至今已成六十叟。
人间岁月信如流,金乌飞腾玉兔走。
亮无上药驻颓龄,空有虚名挂人口。
溪藤捣霜寒夺目,硬黄瘦字疏相续。
墨花出袖吐春妍,一片玲珑水苍玉。
分明寄我孤山图,上有岁月书林逋。
老夏雨既少,稚秋云亦无。
枯池罢桔槔,蔫花委芙蕖。
不糁漫藜藿,不爨空樵苏。
袅娜柔条不自持,锁窗深处最相宜。
试教纤手簪双鬓,莫遣新愁上两眉。
子建洛神空有赋,乐天杨柳可无诗。
不上山翁书,非懒亦非傲。
知我者谓谁,而不能一报。
平生观物心,未得从吾好。
风来水槛凉多。
搅池荷。
珠露倾来苦茗、煮松萝。
温和老去诗格新,须眉近古肝鬲醇。
长瓶大瓮远难致,有酒二斗原不贫。
分沾宾友苦未给,闭关独饮全其神。
晓起弄笔札,白露进窗几。
虽嫌皓腕冷,滋润亦可喜。
欲书青李帖,拂拭苔花纸。
池塘春梦海天宽,无限离情下笔难。
半壁东南犹战斗,一家儿女幸团圞。
不因酒债衣常典,聊寄梅花句亦酸。
休论驼背锦模糊,且试腰间金仆姑。
边头可是怜侬辈,忽作徐熙雪雁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