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屋角桃花深浅开,临溪欲过复徘徊。
谁知不是寻春者,自为山人看竹来。
茫茫青草绕城台,思见故人心眼开。
书记定随兵部出,戈船飞骑几时来。
少小为文学咏歌,乱来无力事干戈。
东游拟献平淮颂,何处南山石可磨。
两年东北道途艰,几度严城扼险关。
肠断郁孤台下水,解随明月过西山。
髑髅晴满白鸥沙,落日长江断客槎。
东上荒城莫回首,青原白下少人家。
龙洲春树绿如云,草屋新屯十万军。
旗帜远从滩口见,鼓笳长是月中闻。
翠玉楼前侍宴时,满筵歌舞夜何其。
城头画角参差起,落尽梅花总不知。
虔州官府似神仙,三月春花覆紫烟。
惟有愁吟谭掾史,日骑瘦马出台前。
放船惊雨过,下马报诗成。
不拟当深夜,犹能念别情。
梦随书帐远,寒入缊袍轻。
潇洒谭郎玉不瑕,解吟江上白桃花。
尚书点笔亲题和,幕下何人许共夸。
南浦菰蒋覆白蘋,东吴黎庶逐黄巾。
野棠自发空临水,江燕初归不见人。
远岫依依如送客,平田渺渺独伤春。
年时我亦治行装,曾寄闲葩两种香。
一别人犹得相见,再来花更不能忘。
春风披拂依依紫,秋露凄迷冉冉黄。
伊水渊源出未穷,故乡尸祝礼何丰。
能崇命世真儒庙,全仗分司御史功。
伫见门墙登士子,岂徒伏腊走村翁。
郎官星下最知名,种得桃花已满城。
邑近桐乡推大令,经尊戴氏授诸生。
芙蓉石削三峰色,天目涛飞九里声。
城南方沼尽栽莲,得雨花开晚更妍。
自有清芬来袭袂,不须红粉笑当筵。
彤霞晕脸深还浅,碧盖跳珠碎复圆。
夫君雅志知谁会,身在寰中心物外。
平生初不入州县,一任傍人惊且怪。
日来杖屦忽相过,为我踏破松阴碎。
天公着意做元宵,陡使新春乐事饶。
已放金莲开陆地,更疑银阙下云霄。
坐中星斗浑相照,庭下琼瑰更乱飘。
雨多晴少恐妨农,相劝欣逢日出东。
烟蔼已收霄汉外,江山如在画图中。
相看且喜头俱白,一醉休辞颊暂红。
柴门直面排青壁,山木凋霜疏寂历。
西风吹雨众山昏,声落茅檐断还滴。
每读离骚伤远游,一为迁客又经秋。
业识萦牵岂自由,幸逢此劫在儒流。
昏昏心似未磨镜,役役身如不缆舟。
闻道无缘时已晚,养生欠术鬓先秋。
何处秋吟觅远公,苍苔古道石林东。
月生双树闻虚籁,香绕诸天见化宫。
万法已超言说外,此身多在别离中。
昔年通籍住京华,几度迎春赐彩花。
此日天涯春也到,寸心还恋帝王家。
白衣庵傍北城隈,闻道诸天宝刹开。
古木馀阴笼玉案,石泉流水泛莲杯。
文星向晚曾同聚,词客寻幽拟再来。
释子南宗秀,囊文数见过。
灯分壁观后,诗学宝书多。
摘句心游刃,谈空辩注河。
画省犹牵袂,征帆动渭浔。
九重将异命,千里惬归心。
□□□□□,幽居忘越吟。
春禽啄破青苔封,吟人未到先游蜂。
晓日时正三竿红,此花允合精庐供。
荷锸先薙菅与蓬,位置无使遮西峰。
锦城之东山培塿,突起伽蓝压山口。
入门气象颇不凡,在昔规模定非苟。
黄绢碑词着眼看,青州老衲知名久。
生男个个欲如狼,妇女军中气不扬。
试问争功嗔目士,几人能敌浣花娘。
慧性元从戒定薰,百花潭水洗僧裙。
个中力量真超绝,故老尚传娘子军。
北湖老矣不事事,日割黄羊分大胾。
底物堪浇块磊胸,即今斗焙惟高峰。
边头那知见阿八,端笑吾人号痴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