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今朝黄纸得如意,明日骑驴大道傍。


任他钱刀吐气象,肯为裘马争辉光。


东家女萝附松老,西邻李树代桃僵。

禹乂以穷死,寄悰风与骚。


诸儿尽舒俨,孽子是枚皋。


小赋不堪饱,薄游空自劳。

为挹三山紫,聊陪一马骢。


峰奇向背日,江阔往来风。


雨色将衣重,霜威付酒融。

京口借名镇,兹游良壮哉。


六朝天北顾,万古水西来。


潮压金鳌小,云低铁瓮开。

八叶台司重,西京甲第尊。


萧家当日事,不必至今存。


刺史开廉里,君王表义门。

伊昔求羊径,曾为半刺除。


只今罗雀巷,重枉故人车。


舌在牙从少,官贫气自舒。

自闻抛五马,强半在杭州。


古洞烟霞暖,西湖菱芡秋。


乞碑寻大令,买棹下长洲。

客有儒中侠,人怜身后名。


言从徐孺子,得尚济南生。


山水存遗操,冰霜问旧盟。

忽忽秋将暮,悠悠欲傍谁。


无才薪自积,有禄桂从炊。


贪作传杯过,数为同舍期。

汝厌承明后,于今两报功。


请歌诸国乐,谁似七闽风。


霜益鱼符老,天开象魏雄。

述职诸侯礼,梯航可厌频。


峥嵘仍岳牧,偃蹇似波臣。


梦入钧天旧,恩沾湛露新。

彭城徐子地,柱后汉臣冠。


地挟黄河峻,冠凌白雪寒。


风流千骑拥,祖道万人看。

不有清尊在,何当慰折腰。


倦来时自哂,狂至欲谁骄。


岱色家家饱,岚云日日饶。

渺渺烟波叠叠山,玉簪罗带自回还。


雨馀岚翠浓如滴,地险江流巧转湾。


蟠磴迥临飞鸟上,岸巾聊与白云闲。

绕堂松竹散扶疏,枕带江山美有馀。


神物化龙同剑浦,双溪成字类桐庐。


朝云夜月随时好,栖鹭飞鸥迥自如。

井邑连淮泗,南楼向晚过。


望滩沙鹭起,寻岸浴童歌。


近海云偏出,兼秋雨更多。

赵塞楼烦北,秦城句注东。


天悬双阙峻,地压九边雄。


阴积龙堆雪,寒吹马邑风。

泷东与泷西,岩嶂蔽天起。


泷西林木深,窈冥数百里。


城与白云争,所得尺有咫。

诸道声华首岭西,嵩台高与使君齐。


英雄只可推京口,风雅何曾在浣溪。


锦石每劳三日望,玉琴多向七星携。

三江东作一江流,西水微茫汝欲愁。


使者龙荒虚岁月,先公马鬣未松楸。


身为乔木多连理,家与昆仑在上头。

使君风流世所宗,饮酒不醉真酒龙。


一麾出守濒海郡,三年坐啸擎雷峰。


有一酒狂人不容,闻君新醅荔支浓。

高义云天世所希,殷勤解网凤衔飞。


青莲自得汾阳爱,白屋惟将公旦归。


师保炎方长服德,藩屏楚国更宣威。

三年听讼已神明,爱士风流更擅名。


齐相最能知石父,鲁人那得目荆卿。


频为岳牧过南楚,遂使台门隔玉京。

东樵未得遂幽居,南郭依然作敝庐。


仲举肯先看孺子,文翁知最爱相如。


频将金错资开径,待化丹砂润著书。

俸钱分得玉壶冰,堂搆城南力未胜。


筑有伯夷为太守,居非仲子在於陵。


燕衔莺粟香泥结,萱树兰房黛色凝。

惠阳招手复韶阳,爱客风流两郡长。


才向右军观笔阵,又从仲举拂书床。


冰弦日奏清炎服,玉玺天褒首瘴乡。

依依又向谢公楼,未尽欢娱是倡酬。


孺子知交多大守,少陵宾客老诸侯。


吟开紫翠双天阙,卧治神明一太丘。

大小湘流绕讼庭,使君日对数峰青。


西将锦石为天柱,北倚香山作玉屏。


白鹿春行蒲媪地,嘉鱼冬脍大中亭。

相逢数数问夷门,烟草苍茫往迹存。


岂有屠沽藏魏市,空馀词赋在梁园。


千秋公子无宾客,一代才人是弟昆。

一路迎鸿雁,行将及庾关。


那能似潮汐,祗到二禺间。


母待韩康出,儿催孺仲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