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少年妄想已痴绝,镜里何堪白发生。


纵有倾城何预汝,可怜元未解人情。

仕不逢时勇退耕,闭门自号景迂生。


远闻佳士辄心许,老见异书犹眼明。


奴爱才如萧颖士,婢知诗似郑康成。

一住三山三十载,交亲渐觉眼前稀。


长松郁郁偃高盖,新竹森森添旧围。


沙径雨馀留鸟迹,柴门日落锁烟扉。

三百里湖水接天,六十二翁身刺船。


饭足便休慵念禄,丹成不服怕登仙。


胸中浩浩了无物,世上纷纷徒可怜。

文字尘埃我自知,向来诸老误相期。

挥毫当得江山助,不到潇湘岂有诗。

老鹤志千里,候虫戒三秋。


此理定如何,宛在水中洲。


我师南荣去,生从知北游。

沈郎带减不胜衣,瘦甚由来政坐诗。


试数交游尽前辈,便知文采照当时。


子猷何处寻修竹,漫叟今谁吊旧祠。

易象丽泽兑,朋友以讲习。


设官为之师,义取互相益。


六位六爻画,分明如六人。

万物乾坤判女男,始终玄理要精探。


九还七返无成说,一守三存亦浪谈。


未必阳神正解出,可怜痴计谩多贪。

珠有馀妍玉有辉,鸡栖鹤驭本相违。


灵飞碧检文难读,想结金堂梦易归。


颇恨殿丞虚左契,终怜长史入仙机。

年老逢春人自惊,春寒不饮负良朋。


江南报到犹深雪,都下听来无早莺。


司马惯将筇杖策,尧夫来挽小车行。

年老逢春人更狂,不登高阜即平冈。


忘怀每怪言非浅,好睡还惊梦不长。


过市尘多如触雾,临窗花少胜焚香。

年老逢春人共咍,小园日涉去仍回。


墙边槐树谁家种,篱外桃花特地开。


冰到泮时终在沼,石依阴处自生苔。

千古纷纭,几辈狐裘,几人缊袍。
叹一车两马,栖遑道路,浮家泛宅,震荡波涛。
迁客多忧,劳人易感,不写风韵即赋骚。

苦雾连江近,阴云覆路低。
天教雨泣助悲啼。
却恨青梅偏向雨中肥。

亭废逢僧未问因,后人谁复续前人。


我来景物还潇洒,不解行春且醉春。

颍滨七十无住著,我室初成四十七。


前贤蚤达尚如斯,我已多公五千日。


屋成作客可十年,此老八十终斯言。

惟此酒中趣,难为醒者论。
孟嘉乃先得,当筵对桓温。
我生不嗜酒,于此复何言。
绿鬓吾家美少年,新诗字字可谁传。
临风莫更思康乐,对草宁无忆惠连。
兴似春花愁带雨,情如丝柳弱含烟。
磁龟山里访君时,坐对青灯各鬓丝。
经国念深非我任,作人心苦有天知。
晚惊妖鵩从何处,秋逐冥鸿信所之。
期许当年颇觉迂,壮怀曾爱读阴符。
人间任笑侬狂士,我亦还怜彼鄙夫。
饮恨愁来思复楚,忧天奋处欲吞胡。
岂是栋梁材,徒然饱霜露。
摧残岁几更,葱茜枝新吐。
但爱文禽栖,不烦匠石顾。
纵尔芳华鲜,囷轮不易识。
腹穿鸟可过,皮剥虫还蚀。
节拟赤芝形,根凝绿藓色。
居然槁木质,忽见晚条青。
露叶惊林鹤,风枝破沼蘋。
依山宜皎月,照水映疏星。
前峰来小榭,老树杂芳丛。
地迫盘莎径,阴浓引竹风。
哀荣固有候,滋溉岂为功。
乔木当前干,枝柯已半槁。
胡然偃蹇姿,倏尔容华好。
根蚀露仍滋,叶危风自扫。
十五年前,事怨绪,离纷殢雨寻云。
银屏执手时,恨他生未卜,别样殷勤。
空教惆怅珠帘,难向南楼种合昏。
鹪鹩一枝安,鼠饮河易足。
惟知人爵荣,不识天理辱。
沧溟偃鹍鹏,云雾迷鸿鹄。
人皆与世同,我独与世异。
同则誉日生,异则毁日至。
西山采薇翁,千古秉高志。
天以一生数,积累乃至万。
不一事转多,触目皆恨怨。
干戈致陵夸,可否更替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