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龙亦恋故居,百年尚来去。


至今雨雹夜,殿闇风缠雾。


而我弃乡国,大江忘北渡。

少年饮红裙,酒尽推不去。


呼来径山下,试与洗尘雾。


痴马惜障泥,临流不肯渡。

病容衰惨澹,芳景晚蹉跎。


无计留春得,争能奈老何。


篇章慵报答,杯宴喜经过。

朝来又得东川信,欲取春初发梓州。


书报九江闻暂喜,路经三峡想还愁。


潇湘瘴雾加餐饭,滟滪惊波稳泊舟。

夜寒生酒思,晓雪引诗情。


热饮一两盏,冷吟三五声。


铺花怜地冻,销玉畏天晴。

妓房匣镜满红埃,酒库封瓶生绿苔。


居士尔时缘护戒,车公何事亦停杯。


散斋香火今朝散,开素盘筵后日开。

病来知少客,谁可以为娱。


日晏开门未,秋寒有酒无。


自宜相慰问,何必待招呼。

箧里残花色尚明,分明世事隔前生。


坐来不觉西窗暗,飞尽寒梅雪未晴。

掩映双鬟绣扇新,当时相见各青春。


傍人细语亲听得,道是神仙会里人。

筵前半醉起逡巡,窄袖长袍妥著身。


若使吹箫人尚在,今宵应解说伊人。

华堂日晏绮罗开,伐鼓吹箫一两回。


帐底画眉犹未了,寺丞亲著绛纱来。

十年前与一相逢,光景犹疑在梦中。


记得当时官舍里,熏风巳过荔枝红。

注经笔绕三坟简,炊茗烟笼五尺童。


秋水瞳人双眼白,春风剪子百花工。


无权江夏今谁个,有用云林旧是公。

只知江夏多黄祖,那知江夏有黄童。


宿蚊未易轻纨散,老蠹犹钻故纸工。


游戏巾裾留发佛,扣参聋哑大家公。

评惭王浚推王猛,影伴吴童唱阿童。


饭颗山头吟总瘦,雌黄舌底吮难工。


谁能相马如薪者,若个描龙不叶公。

即看负剑游吴客,终是抛繻入汉童。


阿堵虎头虽易擅,浮丘鹤相本难工。


敢于玄白嘲杨子,尚恨丹青败乃公。

子到常山县,饶阳有敝庐。


相望百里地,空得数行书。


睡思茶料理,愁怀酒破除。

忽报嵇康驾,频呼阮籍杯。


乾坤双眼对,海岱故人来。


雪入朱弦尽,春留彩笔开。

于生书记似邹阳,片纸能专上客床。


不信比来知己事,试闻犹有令君香。

龙隐岩坳北宋碑,劳君远拓费毡椎。


边功一代归枢密,党祸千秋怨太师。


将相由来关大局,是非原不限当时。

百华楼船高入柱,主人春游约春渚。


山塘桥下风兼雨,正值灌坛西海妇。


桃花巷口小蛮娘,腰身杨柳随风扬。

楚客情芳。
镇梦馀避得,酹月春觞。
闭门成世,悄偎鬓白,托根耐晚,羞染蜂黄。

当年猾夏岂难禁,他日咸宾尽好音。


两汉东西来魏晋,五胡南北变辽金。


兴衰王气殊分合,治乱天行共古今。

千古文心落寸毫,万年青汗苦相熬。


石渠金匮何嗟及,竹简韦编岂惮劳。


开笈如依贤圣阃,比肩惟有孝忠曹。

颇疑彤管似新铏,漫许精神入汗青。


班马魂强能护史,左羊笔健自传经。


风尘扫后惟霜雪,云雾开时又日星。

文章亦自有驱除,今古茫茫共一墟。


窈绪终藏天地腹,冥思始执圣贤袪。


风云事理来通变,龙马威仪任疾徐。

信书书已不胜诬,及史史之阙则无。


燃笔为犀神鬼照,鞭心作驭帝王俱。


且看兴废如环转,岂令纲维绝援扶。

稽古劳劳集众闻,书今犹自有同文。


典坟丘索归秦火,汉晋隋唐及宋君。


冰鉴时悬千载并,元龟频灼万殊分。

藜火当年共起居,皇华谁令异舟车。


自从江汉迎秋日,正想云山拥节初。


敢为思鲈兴我叹,恰因烹鲤得君书。

高才染翰五云中,役道登车揽辔同。


雏有一毛殊是凤,驹无千里不为骢。


名乌业已承家学,字犬文须命国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