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宪章千万条,执笔不劳拟。


事至惟讨论,倦足成跛倚。


终然有变通,圆池倏方沚。

人各有所爱,我独不爱酒。


心清万虑息,恍然开八牖。


醉人识至乐,云入无何有。

絺绤不任暑,毳褐寒还生。


寒暑岁相似,中心空自惊。


道义山岳重,富贵浮云轻。

谤讟我自致,勿怨生不辰。


蒺藜非所据,石下遂陷身。


始知胶漆心,千载雷与陈。

登崇任资算,用舍计月日。


善既无所嘉,恶政不须嫉。


是以利禄人,处世惟用术。

贪夫富且寿,吉士饥复寒。


什袭宝燕石,白璧泥涂间。


老成愧苟得,童稚羞无官。

饭至即举箸,不问米有无。


寒风催短褐,谁能忍须臾。


平生耕稼心,愧此老病躯。

在渊灵物或飞天,祷雨何须叩祝蜒。


千尺白虹晴饮涧,半岩苍树昼迷烟。


雁山云冷留飞锡,匡阜诗成忆谪仙。

蒙茸高壁踞山梁,流彩霏霏似彗长。


玉气氤氲春日暖,翠华缥缈白云香。


阳坡十里横烟树,阴壑千寻长露篁。

亭前月色散斜曛,林外滩声隔岸闻。


碧浪有烟浑似雪,青天如水不生云。


风吹白露千崖耸,秋映银河两派分。

山下泉鸣似殷雷,山前倒影射崔嵬。


斜阳迢递天边去,暮色苍茫溪上来。


青壁高悬西若木,丹崖半长夜明苔。

两岸汀洲一浦分,隔帘啼鸟近相闻。


逶迤绿水绕春色,窈窕东风交浪纹。


杜若沙中香漠漠,蘼芜烟暖翠纷纷。

晓起初褰薜荔裳,隔帘皓影杂红光。


雪花映日孤峰起,玉柱浮空千尺长。


风急露华都是霰,石寒芝草不生芳。

溪上斋居好,幽偏事不侵。


桑麻存晚计,图史乐初心。


岸帻幽窗晓,移床绿树阴。

噬牙不可摩,颔鳞不可婴。


所以明哲士,婉娈逃其生。


埳蛙既聒聒,陵苕亦荣荣。

铁史新移淞上屋,子云住蜀小亭台。


窗涵九朵山尖出,门对百花潭水开。


月下文箫骑虎去,云间青鸟送书来。

颛顼方用事,威节何辛酸。


百卉无遗秀,千林变成丹。


阴风日凄厉,梯此长恨端。

携家喜近丞相里,水绕青山山绕村。


问字有人时载酒,催租无吏夜敲门。


栽华带雨生新子,觅竹和泥长旧根。

棹夫打鼓催发船,我正踏歌开华筵。


可怜送别恰廿载,梦魂尚绕秋江边。


擅场孰是文章手,老丁拓落七十叟。

龙凤尊王统,楩楠产异材。


八荒归覆载,万姓忍风埃。


气运潜移鼎,年华付劫灰。

笑拍阑干喜共临,元龙豪气冠于今。


山云拥树天开画,野鸟呼晴客醉吟。


春老花飞频点砚,夜长松韵当鸣琴。

泰华山高滴翠肥,观光犹记上京畿。


百王制作于今盛,万国来朝自古稀。


人品合陪青琐闼,官阶已制芰荷衣。

古今争战一秤棋,试看长安总旧畿。


天地无情吾辈老,江湖有恨故人稀。


百年地僻惟耽酒,五月山寒未卸衣。

分明李杜虽同世,见面何如直见心。


稍稍诗存赋比兴,寥寥人有去来今。


一身万里长为客,二句三年费苦吟。

纷纷作者何须数,惟有先生学古心。


寸铁不持嗟往昔,骚坛高耸见当今。


忍听旧侣山阳笛,宜效诸生洛下吟。

先生大笔真燕许,绝学从今得重观。


钓掣鳌头犹矍铄,杯除蛇影便轻安。


刘伶可作尊拳惧,石勒翻思毒手难。

中兴过江笑诸人,三十二表哀老臣。


倡和国事可斩桧,马上青衣竟何在。


采石未靖瓜洲惊,战功今乃归儒生。

篙师郭西门,矫首霞外岭。


森秀未及探,荒苔吊秋井。


剑精沉夜白,漆炬翳馀耿。

昔游第一峰,遍数东南岭。


传闻吴阖闾,曾照山上井。


谁期此一杯,玉雁閟孤耿。

客游九龙冈,道出白虎岭。


拄杖谙独登,煎茶汲僧井。


歌客寡俦匹,历览思弥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