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东田不到几经年,孙阁重登荷眷怜。

清世莫尊唯尚父,朱颜难老是真仙。

四朝弼亮繄贤业,八表升平赖化权。

猎罢龙山日未斜,更从佛窟访烟霞。
半崖寒瀑如飞雪,几树霜枫似着花。
茶熟地炉煨榾柮,云留禅榻护袈裟。
晓从猎骑过禅关,萝磴萦纡取次攀。
兜率岩深千古在,辟支佛去几时还。
风幡影动空蒙外,云磬声闻紫翠间。
山寺迢迢一径微,山中景趣世应稀。
花飞涧水惊鱼跃,风引松云伴鹤归。
朝士来游无俗驾,老僧留语总禅机。
古寺荒烟重,溪流脉脉斜。
红花冲暮雨,白露点晴沙。
慧窟犹唐月,禅心似汉花。
扁舟览胜故人同,胜境分明似画中。
阴洞满厓无路到,晴岩一窍与天通。
留传剩见神仙迹,开辟冥思造化功。
九载名山五度过,山容霭霭势峨峨。
洞穿海外飞仙岛,水接天中织女河。
白鹤盘风秋气近,紫箫吹月夜凉多。
官闲访招提,偶作南山游。
门前乔木阴,苍藤挂髯虬。
野僧出迎我,貌古气且柔。
横枝十月要清诗,南国今年尔许迟。
梦绕故山千叠叠,眼看新萼一枝枝。
欲知影瘦香微处,未称天寒日暮时。
红莲犹得爱青山,翠木苍萝处处攀。
云水窟中聊假日,簿书丛里暂偷闲。
幨帷车乘春同到,灯火城门夜未关。
君家有西园,望我南山巅。
觞咏继曲水,花石希平泉。
长沟流砌下,远岫列楹前。
我诗苦艰涩,蹇步太行巅。
笔乾砚欲裂,何地觅涌泉。
巧匠愧傍观,袖手不能前。
梅黄收宿雨,山绿呈层巅。
高轩荫修竹,朱槛俯流泉。
雅致轶天外,俗物无眼前。
雨骤频垂脚,山高故隐巅。
南坡疑断路,平地怪流泉。
猿鹤谁为伴,凫鸿亦堕前。
三月西城风日好,短筇随意踏晴沙。
王孙不识蘼芜草,童子来寻枸杞芽。
白发有人中卯酒,清泉无火煮春茶。
烟锁千峰紫翠层,隔溪幽鸟语相应。
碧桃花谢玉芝老,不见神仙只见僧。
峨峨空同山,巨镇峙江右。
岌嶪凌穹苍,磅礴踞坤垕。
灵山在平川,突起峰峦秀。
乱山如聚米,独拥一峰高。
幽胜元无匹,登临岂惮劳。
千林澄霁色,万里见秋毫。
寒林羡朝暾,裸壤渴膏霂。
昔闻三神山,喷薄擅疑独。
忽从六鳌顶,角起连天麓。
嘉蔬随客庖,香饭出僧甑。
聊为一饱谋,未暇谈禅病。
二公当代豪,词林气方盛。
昔吴有悬精,兹丘据其领。
前瞻埋金竁,尚馀淬剑井。
简书畏怀异,星日发光耿。
迅飙余霭收,宿雨众流溃。
郁郁高原树,好鸟鸣相对。
农家喜暄节,荷锄理荒秽。
飘飘上崇冈,游目眺西山。
高山丽晴景,超然神虑闲。
群峰竞奔峭,历历纷上干。
昔云有仙人,炼液谢浮埃。
一感当时王,翻然为之来。
深沉珠贝宫,照曜金银台。
端居文墨暇,郊原风景融。
爰与众君子,游眺出崇墉。
崎岖清涧阻,逶迤幽径通。
庭除大槐安,人世甚蚁屯。
俯仰穹壤间,乐少忧且繁。
何如置悲欢,访梅东城村。
梓里德星聚,宝马如云屯。
扬鞭东城去,趁此梅正繁。
林烟引轻素,晻暧连遥村。
中书英烈气,凛然照人寒。
济美世有人,盛德启其原。
幸逢贤别乘,论文得交欢。
四灵殁后谁知己,惟有清香满旧枝。
头白山僧犹爱客,为曾亲见老师时。
年年心与雪霜期,一点寒生古树枝。
昨夜故人相问信,隔窗无月坐移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