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西湖清丽春雨馀,子今欲去其焉如。


九华插天远在望,三月不见愁容舒。


二儿奔逸汗血驹,辈视长离与鹓雏。

蹇步媻珊到竹溪,病眸眩瞀乱金篦。


清风满座无尘事,遗墨盈编有旧题。


久羡山人居水北,今知诗社续江西。

戴天虽重莫辞勤,力尽何能报一分。


我有此诚嗟不待,自怜终世不如君。

立节秉心诚与俱,至诚少日慕颜徒。


荣名及祖亲仍与,盛事超今古亦无。


番国山川元润泽,吴园鱼鸟亦驩虞。

环中人所隘,方外我所敬。


世道无它涂,禅林有幽径。


烟崖寒自高,霜港晚逾静。

露湿金茎月转西,披香太液净无泥。


梨云散尽千官影,独见桐花小凤栖。

赵生幼小辞乡里,长成却自河南至。


风流藉甚芝兰室,文采粲然瑚琏器。


懋迁不惮万里遥,鱼盐岁逐商人利。

银汉槎新昼锦红,甲科人住泖湖东。


青怜古桧欺寒雪,老恨丛萱瘁晚风。


千里白云行入望,一编金匮待成功。

细草双坟隔几春,天涯回首泪沾巾。


凄凉死别空成梦,想象生容自写真。


岭峤飞云时出岫,沧溟流水任扬尘。

楚楚青年子,明明玉树枝。


少仪须读礼,多识贵闻诗。


乔木云霄迥,良苗雨露滋。

群仙振佩满凭阑,来向君家赋考槃。


绕膝儿孙谁不羡,齐人翁姥自相欢。


上元紫凤夫人驾,函谷青牛老子鞍。

前身嵩阳老道士,今日京东蔡秀才。


杜门藏书万馀卷,不知何身得之哉。

饰吏逡巡守一经,义方初录贲林扃。


于门及见齐容驷,荀里宁占但聚星。


野服不过求骏市,皇纶偏到狎鸥亭。

四百峰头旧结庐,承恩初下紫泥书。


尊传白兽添春酒,驾引青牛易鹭车。


桓典已闻推避马,于公能自应高闾。

闽海归来万虑轻,双泉风月旧同盟。


于公治狱天留庆,韦相传经世有名。


得意云山千嶂绕,上堂衣绣五花明。

相思每恨到来迟,把手相看喜复疑。


万里髑髅当作伴,一瓢风雨自支饥。


伤心何限终难忍,开口仍留已尽知。

几年公案一朝成,我睹争先眼倍明。
势面似呈新月样,滩腰不作怒涛声。
鳌头地踞三千尺,鹏路天开九万程。
两章宛转复清哀,读到鱼梁首重回。
便使短笺无姓字,也应知自艾轩来。
五年不说空山雨,今夜鱼梁著钓船。
为问故人今健否,桄榔叶暗瘴江边。
远奉严君命,重闱问起居。
异乡频有梦,故国久无书。
潞渚冰消后,都门酒尽初。
制诰文章五色新,纶音褒许重词臣。
编摩事业追前史,封拜恩荣及二亲。
玉署清寒无六月,冰函莹洁净纤尘。
爱尔年方少,为人好向前。
长教从质朴,慎勿效轻儇。
待贾开书椟,勤耕守砚田。
闲中笔墨故相宜,遣兴由来不厌诗。
日仰慈颜长自爱,年方强仕莫言衰。
新来定得安心法,此事还胜未病时。
晚矣归来悟昨非,喜君先我和陶诗。
何嫌潦倒心长在,故想呻吟气不衰。
春日莺啼花发处,秋空云静月明时。
铁马横戈三十秋,天涯肯忘旧交游。
看君材气万人敌,何日关河一战收。
判把身心专报国,不忧骨相晚封侯。
送子飘飘黄鹤楼,大江风月已高秋。
故人西去无长策,汉水东流忆旧游。
成事艰难同作客,惊心摇落独归舟。
归来两见春载耜,老矣陈人愧髦士。
书生活计常若拙,瓶粟屡空固其理。
石庄好义无不为,独将饱腹念朝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