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君王东顾廑夷氛,义切同仇世莫闻。


不谓书生能脱剑,远携荡子去从军。


心飞辽海千山月,气结胡天万里云。

风尘漂泊始龙城,岁月长悬旧友生。


拙宦积薪殊未达,故人怀璞晚初成。


比年抚字能为政,阖郡循良并有声。

海曲多名流,艺苑各驰骛。


仆仆一黄生,汪汪亦叔度。


五岳慕奇观,三都等作赋。

薇垣世泽久逾芳,邦族于时美范阳。


韦氏一经存少子,谢家群从忝中郎。


到来晤语情偏洽,归去乡关路正长。

家住畿南近帝城,前星咫尺望中明。


班悬法从鸠司远,颂入承华鹤禁清。


晓拜枫宸思论对,昼游梓里重含情。

司农积贮水衡钱,岁岁梯航向日边。


喜近尔家天尺五,何辞飞挽路三千。


竹林自古高南阮,别墅由来爱侄玄。

风含绿筱雨初收,景物萧然五月秋。


不傲羲皇闲处卧,偏思河朔暑中游。


葵榴有艳归囊草,鸥鹭忘机傍客舟。

家学濂溪逮紫阳,传经嗣业喜重光。


渊源道脉流俱远,伯仲交游意并长。


两岸莺花春气象,一江烟雨客衣裳。

握手河梁将送远,君家兄弟意堪亲。


休论赵璧偿城晚,须信燕金结士频。


海内时名三凤起,斗间剑气二龙新。

山色年年好,难逢地主贤。


帷搴朱洞外,榻下铁桥边。


剩有登楼月,俱无警堠烟。

屡爽罗浮约,山灵或笑人。


林泉堪浪迹,岩洞几经春。


五鹊时还集,千花岁并新。

江海重来二十春,中间人事几回新。


朝端我正怀莘老,谷口谁当画子真。


吟倚石台云绕足,醉褰风幔月迎人。

大小毛生,岂让谢家池草。
验鬓丝、心情不老。
马曹萧寂,苜蓿盘空抱,妒歌楼、碧笙缥缈。

八千里远谁堪客,第五名高尔过人。


竹户闭曾因学道,金台到便不忧贫。


阵寻涿鹿棋无敌,店倚蜚龙药有神。

舴艋载孤客,一湾复一湾。
沿洄欲指沉香浦,轻桡声入水潺湲。


短蓑破笠伴枯槁,山眉相顾明烟鬟。

严城风物倍萧森,斜日河桥去客心。


三策漫劳趋阙献,五噫还为出关吟。


苎萝黛色归装入,茹霅烟波倚棹寻。

还家词客理兰桡,扶荔宫前驿路遥。


别袂只携珠浦月,归航应泛浙江潮。


傲人湖海名偏壮,玩世纵横舌尚饶。

扁舟溯漓水,踪迹若神仙。


不比陈书记,言寻葛稚川。


江豚吹夜浪,暮雨听鸣蝉。

孤剑冯陵已十年,风雷离合各茫然。


湖间日月鸿冥回,海上金银蜃气连。


刘政未悬中垒阁,张融羞问孝廉船。

骄嘶紫燕历羊肠,九陌看君几度霜。


归束短衣飞将幕,出提雄剑少年场。


乡心易醉呼持蟹,国士难酬想式螳。

霜风袭客裘,朝日晒农背。


谁遣役此躯,隐痛在五内。


宿草渐重生,局蹐处覆载。

吴苑煨炉历已残,幽人时戴竹皮冠。


《龟兹》不改歌声妙,牛斗犹余剑气寒。


金粉销沈空响屟,溪山平远待凭栏。

艳借鹅黄色静娟,梁园雪后倍幽然。


开樽不觅罗浮路,剪烛真宜纸帐眠。


蜡国暖香融玉骨,孤山晴日染霜天。

叨荣报国老无成,辞疾还乡负物情。


身近良朋如倚玉,心怀诸弟若摇旌。


成行每羡随阳雁,得友何惭出谷莺。

促坐宴回塘,送君归洛阳。
彼都留上宰,为我说中肠。
威凤池边别,冥鸿天际翔。
八月江南鸿雁翔,蒹葭夕露凝如霜。
典衣沽酒不成醉,游子此时思故乡。
故乡别来在何许,秋风吹落桐花树。
胥江春水漫城阴,词客乘春去武林。
三月风光湖上好,六桥草色雨中深。
年来夙有青山约,别后应多白雪吟。
数载江乡卧,曾无政府书。
未须嗟失马,久已愿焚鱼。
啸傲乾坤阔,优游岁月徂。
送客胥江别,微茫烟景分。
舟前见新月,天际敛轻云。
夙有林泉兴,惭无竹帛勋。
刘侯为政本清贞,蓦地风波底自生。
此去好凭君问讯,五湖云净霅川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