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不赴城南约,遥传寺里篇。


看花吾未老,出郭偶无缘。


簇马低春日,啼莺隔彩烟。

帝遣朝陵日,暂辞供奉班。


楸梧开玉殿,云雾宿春山。


晚向松间散,晴从花下还。

径雪草生细,林寒莺到稀。


伤春怀二子,斋沐掩禅扉。


石室栖金马,天花落绣衣。

日日望长沙,忆君城柳斜。


风尘愁燕雀,江海叹龙蛇。


公子天边草,夫人庙口花。

君向六陵间,中元月正圆。


攀松立暮日,藉草坐秋天。


殿阁西山抱,关门北斗悬。

弓剑登天寿,衣冠望国门。


碧山秋殿阁,白露汉陵园。


雨落千官泪,云随六帝魂。

羽人新得虞翁号,归筑衡茅并翠微。


丹室有风鸣夜帐,斗坛多露湿秋衣。


画中昨者薛少保,华表当年丁令威。

四世清名悉上公,看君羽翮势陵空。


戏成炉鼎夸方士,妙夺蓍龟执鬼中。


家有秦声居自乐,书非尚白智无穷。

六十衰迟只自宽,读书无味细书难。


一麾已愧腰银印,百选何由及治官。


潮过石城如雪白,山从钟岭似虬蟠。

大行宫车千乘强,翠华晚驾烟苍苍。
龙髯堕地长秋草,白云悠悠飞帝乡。


先驱轶出塞门外,天宇寥廓初无傍。

立春幡胜紫宸朝,正以金珰插右貂。


便觉阳和生暖律,俱承庆泽下层霄。


奇零雪片依楼角,容易风威转柳条。

君居白玉堂,我在红药署。


出处岂不同,咫尺限相遇。


风雨闻鸡鸣,节物惊岁暮。

玉螭阶侧凤池边,接武严徐愧昔贤。


天骥绝尘方万里,知君不顾绕朝鞭。

云鹏自合纵天池,蒿鴳宁嫌寄一枝。


适往蚤闻仙老辨,解嘲聊慰俗人嗤。

锦车西去水东流,汉节何年送解忧。


独上青山自惆怅,强歌黄鹄少淹留。


遗踪不逐哀笳断,丽句空增北渚愁。

朝罢章台日几竿,遥闻走马试雕鞍。


春风自发游人意,宿雪偏留下省寒。


坐久独知宫漏永,诗成谁尽玉堂欢。

虞书纪典上稽唐,鲁史传经近属商。


刻玉春山瞻气象,积星东壁聚钩芒。


朝思膏饫欢情洽,天令中和尽刻长。

西风拔地夜飘霙,天惠胪传讲暂停。


病眼昏花逋读史,高谈快论阻横经。


御沟容与冰初合,苑柳扶疏叶未零。

紫云洞口紫云台,居士前身亦姓回。


半夜长庚骑鹤过,五峰明月待公来。


三月二月春之半,千山万山花正开。

道大古难容,斯言得无徵。


子家子叔子,不免涪州行。


而子金闺彦,讲幄侍传经。

谁人不说文衡山,闻说衡山开我颜。


我有衡山旧精舍,相期月底共追扳。

凭君多谢唐荆川,若泛荆川慎上船。


弄月吟风一条路,濂溪伊洛是真传。

笔端有眼观贤妇,葛子因知是义夫。


合是造端由大道,鸢鱼天地贯通于。

我屋堪全华,君轩半卧云。


酒醒云散后,开卷忽逢君。

古人弃糟粕,糟粕非真传。


眇哉一勺水,积累成大川。


亦有非积累,源泉自涓涓。

去年杯酒喜遭逢,却忆金陵是梦中。


白首可能离海上,黄岩该为谢江东。


草亭人去千山月,来鹤诗成万古风。

彩笔翩翩奉紫宸,郁葱佳气满平津。


金门露映然藜客,玉座云随视草臣。


司马大名悬日月,贾生愁色转风尘。

拂曙下征轺,鸣鞭出灞桥。


方舆穷百粤,土俗辩三苗。


树色桄榔古,花香豆蔻饶。

一骑冲寒发,梅花照客颜。


乱云扬子渡,残雪皖公山。


旧直青绫被,新恩白玉环。

驿榻风灯倚暮寒,庭松积雪皓宜看。


使华远下金銮直,家庆先承彩服欢。


江雁引帆过鄂渚,苑花迎佩忆长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