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一水西来,千丈晴虹,十里翠屏。


喜草堂经岁,重来杜老;斜川好景,不负渊明。


老鹤高飞,一枝投宿,长笑蜗牛戴屋行。

昔到襄阳日,髯髯初有髭。


今过襄阳日,髭鬓半成丝。


旧游都是梦,乍到忽如归。

等闲拜日晚,夫妻独相疮。


况是贤人冤,何必哭飞杨。


昨夜梦得剑,为君藏中肠。

不过溪桥又两年,偶随筇竹访幽禅。


有缘再踏云岩路,无处重寻石井泉。


拟辍半山分座住,先携一枕借床眠。

当年曾任青春客,今日重来白雪翁。


今日当年已一世,几多兴替在其中。

故国逢佳节,登临但可悲。


山川一梦外,风月十年期。


白发飘新鬓,黄花绕旧篱。

十载虞庠路,依然目所存。


高槐记经市,秋水识桥门。


迥阁珍图秘,长廊审像昏。

六七年来到豫章,旧游知己半凋伤。


春风还有花千树,往事都如梦一场。


无限丘墟侵郭路,几多台榭浸湖光。

负笈重来感旧游,流年衰鬓两经秋。


湖山依旧浑相识,风月愁人不自由。


尚有故交重冷榻,可堪归梦到沧洲。

浮踪到寺似投林,我与寒泉共一心。


坡老来如前日事,慈云闲作本山阴。


坚苍入骨嵌岩树,曲折沿流绕指琴。

洪州向西顾,不忍暂忘君。


记得瀑泉落,省同幽鸟闻。


一回经雨雹,长有剩风云。

燕泥衔杏,雨炉熏隐,篆朱户昼愔愔。
半窗松影碎,小语分茶,日暖唤青禽。
羊车再到,那不见、招手楼阴。

漳滨胜地皆牢落,晚岁重来恨莫收。


极浦寺藏云树老,故人门锁雨苔秋。


烟霄得路输时彦,泉石忘机阻旧游。

欲问当年事,耕人都不知。
空馀堤上柳,依旧自垂丝。
维舟登野岸,因访故人居。
乱后知何处,荆榛匝弊庐。
黄金台上将君命,铁柱宫中驻使幢。
亭上未瞻□孺子,祠前先拜许旌阳。
鸣钟聚食黄冠百,绕树将雏白鹤双。
江淮烽火照云头,买尽临安去国舟。
行见中兴圣天子,一戎大定复神州。
江山不用借花辉,满坂黄泥落叶稀。
四海共知坡下路,昔人犹想梦中归。
小桥暗井千年话,秋菊寒泉一缕霏。
再来湖上已春残,物物随时亦强欢。
紫叶抽荷疑弄橐,翠皮包竹好裁冠。
惊桡野鹜移沙渚,贪饵鲜鳞荐客盘。
为爱云山几度来,芙蓉万朵插天开。
出门满眼皆新句,不惜霜刀为剪裁。
郊园乍适疏慵意,勉强逢迎已不能。
赤米白盐充野馔,蕉衫芒蹻见山僧。
含风古木遮檐角,漱玉清泉泻石棱。
不到伊川八九年,重来风物尽依然。
惊回俗梦鸣皋鹤,洗净尘襟漱玉泉。
绿筱侵阶当蕙帐,苍霞满目对松阡。
瘦损东阳缘底事,离愁别恨难禁。
夜长谁共拥孤衾。
来时青鬓在,今已二毛侵。
半近烟村半近城,东园花木锁柴荆。
我来独对南山立,始信陶潜两眼明。
雪埋断麓元曾到,风度疏棂始再来。
春尽幽园尚红药,雨馀荒径自苍苔。
短筇扶病吾犹力,古锦囊诗子合开。
衰草连云鸦乱飞,荒城寂历澹寒曦。
屋庐烧尽民居少,只有青山似昔时。
西风老泪断人肠,滴死坟前草树荒。
明日还家重回首,白云何处是东阳。
游子思亲日九回,首丘无计转堪哀。
故人相见休相问,不为东阳酒好来。
万里风尘剑独存,五云深处拜天阍。
凡才自愧东方朔,待诏空怀金马门。
鬓发已非前日月,蓬瀛真是别乾坤。
斜磴临高树,孤峰荷上天。
旧游今日到,重忆十年前。
竹碎林间月,花分石底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