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苕滨衰白一羁人,五玷皇华遣使臣。
已自无恩及南楚,那能有福散东闽。
预忧刺史声名减,不称君侯佳句新。
咨余运颓侵,非复少年日。
嵇康既习懒,长卿又婴疾。
避客如避仇,俗子意多失。
好恶移人信有力,宫姬尚取昆仑织。
刚姿未必广平爱,皓首谁怜赵岐息。
夷车衡茝荪芷荃,富矣离骚夸博识。
续诗愧无修绠力,意绪中断轲母织。
掉头吟坐欲成寐,出吻悲鸣方愿息。
君诗爱梅笔不停,四叠阳关人未识。
阳景朝来释冻凘,水边林下好追随。
灵山一会何曾散,莫学时人语别离。
两膝双盘一足垂,历然宾主席间仪。
惟应露柱方能识,只恐仙陀也不知。
早见登龙夺锦标,继联官契仕蒙谯。
雕章屡爱函京作,宰树常论故国乔。
久叹徊翔淹禁阁,方欣良直赞清朝。
满目飞明镜。
忆年时、呼朋楼上,畅怀觞咏。
圆到今宵依前好,诗酒不成佳兴。
肌肤冰雪定何神,不用灵犀自辟尘。
一笑未妨娱独夜,百花谁敢斗先春。
孤山诗侣须君复,吴市仙踪只子真。
艳朵珍丛间舞衣。
蹴球场外打红围。
小舆穿入花深处,且住簪花醉一卮。
凉意在何许,高柳荫汀洲。
移船藕花深处,待得月如钩。
一抹晚山残照,十顷醉红香绿,百柂列琼舟。
暮雨过湘渚,微凉满楚宫。
溅裙无限水,障袂几多风。
浪迹嫌萍实,尘劳笑菊丛。
妍词少劲气,直表无曲阴。
劝百岂救一,枉尺焉取寻。
世路务争险,人情难测深。
浓写花枝淡写梢,鳞皴老干墨微焦。
笔头三踢攒成瓣,珠晕一圆工点椒。
妆缀蜂须拟笑靥,稳拖鼠尾施长条。
李老谷中闻杜鹃,江南游子不归田。
利名引得滔滔去,竟渡滦河朝日边。
公车留滞已多年,卞璧逢时镜复圆。
雌守何妨居众后,功成毕竟伏天前。
丹头九转迎仙至,文笔七层得宝还。
青牛去后几千年,紫气东来今再圆。
笔彩空中分造化,云峰象外剖天前。
松风瑟瑟和笙奏,川月弯弯依水还。
子房辟谷志延年,我亦从游功未圆。
将入天台寻石路,先登峰顶望关前。
逢僧竹院谈空色,度曲宾筵听往还。
五龙间业未逢年,铁砚磨穿几缺圆。
诚意关头寻锁钥,鸡鸣气候著鞭前。
补天有志炼神石,造塔功完得大还。
盟心建塔自童年,天意从人到底圆。
舂米经宵资内助,募金到处祷神前。
中途力竭频呼癸,第后成功奏凯还。
宝塔功成三十年,登临二度月重圆。
同游胜友欣居后,独任仔肩爱在前。
司马谈文频进酒,老僧说法更忘还。
友逢同气意忘年,又值今秋皓魄圆。
万仞登山休落后,千秋传业好争前。
共看曲水流觞去,渐见夕阳引鸟还。
乾坤缺憾属何年,喜见中秋月镜圆。
曲奏高山人定后,盟推词坫我居前。
风生塔阁看云起,时照斜阳载酒还。
老将至矣弗知年,愤乐循环何日圆。
洙泗源流惭后觉,函关气候喜如前。
高僧策杖勤提喝,舟子讴歌迭往还。
去去来来年复年,中天玉兔又重圆。
寒潭秋水浑如旧,对户青山不似前。
筇杖扶僧从顶下,游船载酒放歌还。
影缕交花艳,明珠减月辉。
君能留顾盼,时得奉芳菲。
再吐金枝焰,重开玉树花。
非关耽夜饮,直是眷年华。
层轩高栋与云侵,照眼嵯峨雪满岑。
寒入栏干欺畏日,烟横图画失遥林。
雍容樽俎开金地,模写风光要玉音。
骑鲸人去醉吟来,公子风流尊为开。
笑问竹间梅淡泊,何如筵上舞低回。
君去我来吟赏地,盘溪环绕翠微中。
溪人似秘惊人语,不许从容一醉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