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颇闻天禄青藜杖,雍也自是今刘向。
汉启炎精著五行,天符火德明文象。
太乙光分五夜深,夘金气应三台上。
共愁明月照空杯,莫逐时人溺死灰。
百日酒随山客尽,一年春逐海棠回。
门无辙迹草自长,燕不世情贫肯来。
醉头兀兀接篱斜,客宦归来赋白华。
小洞方池初着意,坐看梅雨数残花。
朔风卷水入天渠,剪作飞花散六虚。
竹本无声缘叶密,梅因有影怕花疏。
路从玉鉴上头过,家在冰壶里面居。
洞霄宫里一闲人,东府西枢老旧臣。
多谢姑苏贤太守,殷勤分送洞庭春。
庐陵周恺文章伯,语语谈君不易得。
嗟余终日走风尘,到今未睹真颜色。
闻君早岁抱奇节,胸中磊落太平策。
晨飙起庭柯,落叶当阶积。
流光倏云变,感此送行客。
远行归无期,况与亲友隔。
履雪台州老郑虔,相逢滦水话当年。
草堂听雨秋将半,石鼎联诗夜不眠。
遥忆东湖来梦里,起看北斗落窗前。
为爱名园胜日来,华筵还喜接仙才。
池边挂柳偏宜月,雪后看花尽是梅。
宿酒未醒仍纵饮,新诗频就更教裁。
春风冠佩共周旋,为爱文章锦绣妍。
千里贡输登禹甸,九霄步武仰尧天。
家山久羡神仙宅,仕路频夸吏部铨。
青滋山人汉王孙,产古楚地今吴门。
秋心古貌凛然具,滟滪之水潇湘云。
雄才跨陵邺都客,自许卓荦能偏人。
叹无端、东堂一老,匆匆骑鹤西去。
名场冷落年时■,赢得词场千古。
天不语。
月明笙鹤遥天,素琴弹出幽兰谱。
玉台魂断,银屏梦冷,哀蝉重赋。
秋雨闻赋,春波弄影,碧城何许。
酒国看花花貌众。
别有天台,得入迷香洞。
一幅秋波临去送。
客舍寻君,且酌烧春,往事重提。
正昔年今日,记来约略,君家水阁,想去依稀。
屋角花开,桥头客至,贳酒炉边手自携。
我学比棘猴,漫费三年刻。
技成无所用,奔走虚南北。
儒生纷逐利,雅道日衰息。
曳裾朝路不同时,谋食衡湘亦把麾。
一见相忘光可鉴,十年何在惄如饥。
力堪扶世将谁可,语不惊人或自危。
般向山边住,萧然茅数椽。
平塘印星斗,深谷剩风烟。
老不离书卷,贫谁乞酒钱。
寄来书一纸,别后喜安和。
想见清高极,吟成秋思多。
山头灵运立,月下谪仙歌。
心由天造方成性,逐物云为不是真。
克得我身人欲去,清风吹散满空云。
忙中不识本来心,一点灵光自在明。
只向静中寻底事,恐遭颠沛不员成。
东风一夜檐前吼,早日杲杲照窗牖。
出门携杖何所之,春光满眼惊梅柳。
梅柳年年更着花,故人一别三年久。
矫矫云中鹤,刘郎天骨高。
文章驾杨马,诗句迈刘曹。
意气同明月,交情似浊醪。
光禄池台,将军楼阁,十年一梦中间。
短衣匹马,重见镇州山。
内翰当年醉墨,纱笼在、高阁依然。
尔祖榱题旧匾存,遗芳百世在贤孙。
心传信有芝兰种,手植都无荆棘根。
九夏风生泉满洞,三更月转石为门。
拈君玄玉磨清水,坐向松风写我诗。
世路多岐成久别,故人千里费相思。
移家别县生涯薄,去国孤臣死分宜。
不见平生刘子洁,秋风迢递寄书来。
交游寥落几人在,展读摩挲双眼开。
碧树羁栖深水陆,紫云梦想旧楼台。
别记殷秋日,归当聿暮时。
枚生游似倦,陶令去嫌迟。
试问山川胜,聊陈风土宜。
古镜不自惜,遥兼千里音。
悬之照肝胆,奚啻双南金。
圆质凝精光,螭盘古铭深。
刘郎洞里筑春台,百啭流莺任往来。
文槛露凝杨柳合,翠帏风动薜萝开。
荆花恍似田家见,玉树浑如谢氏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