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小莲初上琵琶弦,弹破碧云天。


分明绣阁幽恨,都向曲中传。



肤莹玉,鬓梳蝉,绮窗前。

海畔尖山似剑铓,秋来处处割愁肠。


若为化得身千亿,散上峰头望故乡。

秉烛趋省署,两街犹闭门。


素娥独早作,碧沼浣黝盆。


宝扣剥见漆,半棱光剩银。

行尽江南最远山,却寻干越上清滩。


秋晴云锦溪中过,玉石瑰奇一万般。

旧官休念直承明,就养虽能系宦情。


蓝绶昔年为短簿,彩衣今日是专城。


妓人半在登楼看,亲老初来满郡迎。

帝阙东来灵谷寺,个中但少一寻师。


千行松下当容杖,八德泉头尚欠诗。


今日林惭应属我,旧时墩姓又从谁。

竹色覆禅栖,幽禽绕院啼。


空门无去住,行客自东西。


井气春来歇,庭枝雪后低。

阿育王塔舍利存,山气无雪春冬温。


莲花台近多罗树,中有人谈不二门。

肃肃我祖,绵绵道宗。


至感潜达,灵心暗通。


云軿御气,芝盖随风。

爽气澄秋朔,朝光动省闱。


竹风来锦席,花雾上朱衣。


北斗跻衡峻,南曹领务稀。

谬忝文昌入,虚惭礼乐司。


居当分陕地,荣及履星时。


位重才非称,恩深报未知。

旋移松竹养烟霞,人笑猖披不润家。


可要广栽桃李树,年来强半是狂花。

苍龙跃海鳞鬣古,翡翠出林毛羽鲜。


即色已非身外相,生香应悟定中禅。

天入龙城涌地灵,横冈复岭似围屏。


村原过雨春泥紫,山崦含烟野烧青。


火里莲花敷宝座,云中杨树注青瓶。

萧萧衰发倚西风,两岸青山尽识侬。


东去西来缘底事,只应添得一龙钟。

人生邂逅适相欢,一曲高歌行路难。


频寄诗筒君勿厌,种花持钓是闲官。

赤壁江头白羽挥,鳜肥西塞酒同携。


归期应在初弦月,家住康山西复西。

昌黎久愿列三王,我亦曾亲翰墨香。


惜别依依重回首,棠矶风月更思量。

葭苇延缘舞翠旌,白头吹浪又相迎。


攀辕亦作留行计,莫道冯夷不世情。

一瓶一锡一团蒲,到得今年一物无。


桑下勿兴三宿念,古人不食武昌鱼。

宵声传柝重城闭,晓漏迷钟古寺荒。


仰看繁星垂四野,不知身世变炎凉。

一江涨碧碧于蓝,健橹鸣鹅舳正衔。


才似过都空万马,又惊倚岸阅千帆。

离歌已尽沙头玉,夕照初翻浪底金。


自是晴鸥无六月,半江雪片涌波心。

雪锦亭前水接天,晚波如縠放归船。


新诗开务从今日,此是江行第一篇。

塞寺穷秋别还师,西风一雁倍伤悲。


每嗟尘世长多事,重到禅斋是几时。


霜岭自添红叶恨,月溪休和碧云词。

西迁君始返,余亦陆同沉。


难偈双趺冷,经禅一树深。


清斋能缮性,白日见修心。

不缘黄日夺清辉,绿净林梢雨意微。
云解天容青作黝,叶翻禽影住还飞。
虚名箕斗看双照,破国河山揽一围。
二美人间少,胡为沧海涯。
文章联璧贵,声誉九重知。
宣室今无召,丘园谩有诗。
五云翘首望金台。
万里群游亦壮哉。
江月满船催晓发,岭梅迎骑报春魁。
去岁秋高海上天,九霄长翮竞腾骞。
明珠照乘初辞粤,神骏筑台已入燕。
阙下请缨孤仗剑,道旁饮马更投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