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玉蟾离海上,白露湿花时。


云畔风生爪,沙头水浸眉。


乐哉弦管客,愁杀战征儿。

光细弦岂上,影斜轮未安。


微升古塞外,已隐暮云端。


河汉不改色,关山空自寒。

家山见初月,林壑悄无尘。


幽境此何夕,清光如为人。


潭空破镜入,风动翠蛾颦。

初月十二日山阴羲之报:近欲遣此书,停行无人,不办。
遣信昨至此。
旦得去月十六日书,虽远为慰。

忌满光先缺,乘昏影暂流。


既能明似镜,何用曲如钩。

一钩初月临妆镜,蝉鬓凤钗慵不整。
重帘静,层楼迥,惆怅落花风不定。


柳堤芳草径,梦断辘轳金井。

春溪与岸平,初月出溪明。


璧彩寒仍洁,金波夜转清。


孤光远近满,练色往来轻。

六月四日收夕雨,一弯初上划西清。


冰纨小蹙添纹皱,青镜斜临上粉轻。


垂柳千眉争宛宛,流萤半影怯盈盈。

青楼狭邪妇,秦月照眉鸦。


荡子嫖姚幕,寒霜作鬓花。


功成万户赏,莫向枕边夸。

长安半轮月,霜色满金河。


侠客闻刁斗,天山一剑过。


横穿郅支塞,归骑晓星多。

一半晴光一半阴,相看只在碧天心。


盈盈最恨明河水,长为牵牛织女深。

娟娟初出绛河滨,只见蛾眉不见人。


欲寄清光与卿去,风吹不肯落西秦。

乍成秋水魄,光未碧空流。


白露微沾影,黄云细摺愁。


蛾眉能几夕,玉镜好禁秋。

泬寥中秋夜,坐见如钩月。


始从西南升,又欲西南没。


全移河上影,暂透林间缺。

吾闻仙人好楼居,乃在阆风之圃玄洲之墟。
云窗雾阁千仞表,青天十二金芙蕖。


风舟不可以径度,安能跨海骑鲸鱼。

滟滟流光浅,娟娟泛露轻。


云间龙爪落,帘上玉钩明。


桂树枝犹小,仙人影未成。

初月浮新彩,秋清过雨沾。


含辉犹脉脉,凝望极纤纤。


玉兔知何处,金钩忽上帘。

行行三齐地,归路不辞长。


夕阳低还照,初月飞混茫。


浮峰千丈白,疏林远可望。

翠壁双流界,苍烟一带围。


空山犹作伴,芳草未同归。


往日催春色,回风动落晖。

薄暮来孤眺,春愁强独宽。


轻云归远岫,初月动微澜。


物象宜高广,人心亦静安。

烟林西照入,东望似薰春。


竟日无啼鸟,终风独傲人。


疲心销永昼,迷路赖初轮。

浮云散,天似碧琉璃。
月正是、上弦时。
姮娥蟾兔俱何在,广寒宫殿不应亏。

薄暮蛾眉临水出,照人犹自未分明。
初升远岫如无意,欲下西楼却有情。
离别几多长在望,团圆三五未能成。
江山沉寂,正年光初转,又起潜龙。
黯黯遥天云欲凝,烟阔涛定无风。
忽奋苍髯,掀腾云海,鳞爪或西东。
始看东上又西浮,圆缺何曾得自由。
照物不能长似镜,当天多是曲如钩。
定无列宿敢争耀,好伴晴河相映流。
昏黄渐翳风林色,树杪明星耿欲光。
稍觉倾愁在何汉,略随残吹下城墙。
忧时天意春无信,绝塞军声夜有霜。
冬至之后江上春,来车去马秦淮滨。
峨峨钟山楼观古,翼翼南国衣冠新。
此时游子逸兴发,客衾忽梦歙溪云。
一剑新从死地来,梦魂长绕故山隈。
清辉万里秋光老,寒影几枝春信回。
但觉亲恩天广大,岂知世事日尘埃。
雕阑漫倚凝眸,月如钩。
一段晚香薄雾、织成愁。
怀人意,思乡味,几时休。
初月当楼动,风帘倚望斜。
光亏微有晕,桂薄不成花。
云淡明林叶,溪清印岸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