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病身初谒青宫日,衰貌新垂白发年。

寂莫曹司非热地,萧条风雪是寒天。

远坊早起常侵鼓,瘦马行迟苦费鞭。

日薄风景旷,出归偃前檐。


晴云如擘絮,新月似磨镰。


田野兴偶动,衣冠情久厌。

喜君眸子重清朗,携手城南历旧游。


忽见孟生题竹处,相看泪落不能收。

残山剩水带离亭,送客烦君远作程。


直欲明年击吴榜,白沙翠竹是柴荆。

儒者务欲博,诵说穷冬秋。


衣裙未及解,含珠以见求。


闽称黄夫子,常恐学不流。

贺监空多惜别情,木绵花得似三荆。


打包便是参禅客,垂橐何须使鬼兄。


小郭今宁无赵子,四门古亦有欧生。

彼此俱丁未,相逢忆少时。


工书有筋骨,嗜句入肝脾。


鲁泮郎君秀,唐官助教卑。

诸公学道,略听予言。
如同干句家缘。
试看登杆踏索,走马行船。

去国独依依,羁臣泪湿衣。


梦中燕月冷,望里楚山微。


世变人惊老,身全诏许归。

学省足清昼,词垣惊早秋。


美人隔河汉,落月在高楼。


持衣未成曲,吹笛不胜愁。

寄语青毡郑广文,风流儒雅汉庭闻。


从它明主题三绝,一绝于今总让君。

三年冗博士,四海老诗人。


同是桑榆日,惟堪曲米春。


清羸元寿相,肮脏任长身。

雪寒浑未解,风力更狂吹。


强饭怜君瘦,重裘觉我衰。


酒香红面颊,灯影黑须眉。

老儒闭门元尚白,牢邪石邪五鹿客。


寄生入盆为窭薮,衰盛人间如反手。


君才磊落天下奇,四海贤俊谁不知。

桓家野王弄秋玉,流落秋亭半枝竹。
君山老人何处归,梦入潇湘洞庭曲。


浮丘仙客五湖心,复向沧波学凤吟。

奉诏西游匹马迟,金陵山水帝王畿。


乡书见雁休愁寄,官舍闻莺晓梦归。


白首桥头听夜漏,青云池馆醉春衣。

海国霜寒断雁飞,五门何处整朝衣。


凤台月色空中白,长乐钟声马上微。


中岁一官仍独冷,西胶三礼似应稀。

斗酒东城送别时,马前杨柳绿烟丝。


桥门到日闻莺早,乡信逢秋寄雁迟。


璧水独寻麟凤去,故人谁与薜萝期。

官暇行吟璧水秋,曳裾闲惜凤台游。


白门共醉吴姬酒,谁念沧浪是别愁。

西胶博士金门客,白马青袍夹城陌。


天池种藻上林花,身受皇恩不顾家。


春风几见桥门柳,禄米唯应足沽酒。

凉雨净炎燠,微风松下来。


眷言青云客,晼晚沧洲怀。


翰墨冠时辈,风流倾众才。

秋声昨夜满凉天,多少离情梦日边。


垂老更堪逢此别,如何王谢惜中年。

桥门博士本忘机,柿叶房深隐翠微。


好是白云携不去,朝朝飞上老莱衣。

荒居病起对空林,邻笛谁堪折柳音。


白首襟期惊是梦,沧波离别惜同心。


梨关月出鸿声小,笠泽天寒骑影深。

成均典教遂忘机,圣主恩深许暂归。


疋马又从江上别,孤舟还向雁边微。


初霜落叶惊吴苑,夜火寒砧入帝畿。

沙堰云归半夕阴,露荷烟筱净烦襟。


明河一叶秋声早,红烛虚庭醉影深。


璧水旧游千里会,青山归兴故园心。

青云知己半京华,沧海逢君又别家。


莫雨独瞻原上柏,春风遥泛日边槎。


吴门渺渺江波晚,淮树苍苍驿路赊。

蓬莱荐剡五云深,才子囊书赴上林。


双涧野僧留别偈,七岩山色寄离心。


广文官舍期同饮,记室王门待盍簪。

孤鸾方北游,威凤复南翔。


邂逅中道遇,其音何锵锵。


太平向百年,此固多美祥。

闻道红梅开遍。
郎见。
花只到郎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