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春雨昼连夜,春江冷欲冰。


清愁殊浩荡,莫景剧飞腾。


身是归休客,心如入定僧。

乃翁犹旅殡,霜露几焄蒿。


日与清江逝,云连桂岭高。


时无郭元振,梦有令狐绹。

女儿少小幽闺里,深掩重帘学针指。


施朱傅粉有母怜,一朝无母将焉恃?


青灯背壁月当户,峘山之禽夜啼苦。


丹元诉天天为愁,泪洒长河作飞雨。

唐人好诗乃风俗,语出工夫各一家。


前辈相因多自任,后来无复更相夸。


半山老子偏游戏,真一仙人每叹嗟。

精神秀发真狮子,耸壑昂霄似出林。


击竹有声先了悟,拈花微笑已知音。


新诗富健疑披锦,妙字清奇不换金。

得句如得仙,悟笔如悟禅。
弹丸流转即轻举,龙蛇飞动真超然。


禅瑛乃醉,我顾惭道玄。

一尉三千五百里,昔人尝已叹沉英。


陆机文赋成童妙,梅福官资向老清。


尽说江山多胜事,且临风月慰高情。

昔在高阳里,曾登夫子堂。


武城愧言偃,畏垒化庚桑。


病臂书全阙,惊心鉴忽亡。

不假横金贵,居然比玉温。


诸公从上雍,一老立东门。


伯氏推难弟,先师有嫡孙。

如何小郡滞清贤,未得徵归振鹭班。


莫怕三年持汉诏,犹胜迁客卧商山。


俱谙宦路须推命,同有诗情合好闲。

君有篇章配国风,技兼鼯鼠固应穷。


但令人似千金璧,莫恨门生一丈蓬。


北阮有生宁免俗,蒙庄虽放亦求通。

如云五马赴专城,朱雀桁西多颂声。


宁论汉省为郎薄,只觉山公启事轻。


华盖峰头宽露冕,清风阁上好题名。

维摩丈室外,苔藓自经旬。


岂以薰修业,能坚忍辱身。


觅心不可得,缚汝竟何人。

翛然一钵一军持,坐到忘言了不疑。


却笑惠休缘底事,逢人教拟碧云诗。

休将宅相问乌衣,似舅如甥已自稀。


却月观头金粟树,可能先折一枝归。

戈船报政一时新,上考书封迥绝伦。


仅将内史酬康乐,谁为东吴借寇恂。


行部德星毋厌数,劝农春雨不愁贫。

闻师初解夏,一钵与绳床。


幡影白云静,钟声清昼长。


霞餐有禅悦,水观生微凉。

我访龙冈老,珠玑咳唾间。


酒熟香馥馥,琴滑水潺潺。


王吉中栽菊,和林也有山。

得邑宁论小,居官最近民。


中诚傥无倦,同体会相亲。


暇日书还读,清源政自新。

共惟二百载,诗礼一门中。


冷落吾忧甚,扶持尔辈同。


传心无异辙,随用不言功。

东园梅花白雪深,大堤杨柳渐垂金。


欲往攀之烟雾阴,美人观道坐空林。


洪厓举觞江妃斟,素女鼓瑟容成吟。

郊原行中春风颠,闭门缩脚七日眠。
惟怀落落五岳客,仰头抱膝作何物。


尧舜殂落文王没,仲尼寂寞书在壁。

帝遣河上公,下来赤县游。


采真金庭房,漫衍三十秋。


禹书眇一策,讵几穷沉幽。

吴下元多士,黄生更妙才。


心常在五岳,名巳动三台。


系自汝南出,文从西汉来。

九十庞眉老舅翁,暂时见汝又西东。


举头共看天边月,刮目知非吴下蒙。


学至超然应自解,诗唯穷者乃能工。

初雨歇。
槐夏绿阴时节。
万里无云天绀滑。

崖谷亦何主,求人独以清。


寻玄思化迹,触类表前名。


穿石分泉响,添林得鸟情。

绝壑闻溪虎,空潭少毒龙。


锡飞堪独选,云构可相从。


新竹栽何径,幽岩辟几重。

怀人披萝薜,及秋葺苇葭。


时因陵麓势,日引竹松华。


筑磴留苔影,通泉护药芽。

为汝开禅壁,息心此地逢。


市声销二水,松响接诸峰。


欲晓云光漫,深秋叶径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