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曾向蓬莱宫里行,北轩阑槛最留情。


孤高堪弄桓伊笛,缥缈宜闻子晋笙。


天接海门秋水色,烟笼隋苑暮钟声。

青春不拣势薄厚,春到人家尽花柳。


杏园主人殊未来,岂谓一枝先入手。


天晴日暖笼紫烟,镜里红妆犹带酒。

南城繁氏台,维昔孝王筑。


歌吟寂无闻,万楹联佛屋。


道人开北牖,俯就百乔木。

少客两京间,熟游嵩与华。


归来宛溪上,厌往昭亭下。


何以厌昭亭,衰迟倦驱驾。

春木争秀发,嗟君独不材。


须惭一花少,强逐众芳开。


顽艳人谁采,微香蝶不来。

潇洒倪夫子,新城面北堂。


庭前无狱讼,客至有壶觞。


昼静尘埃绝,春馀花草香。

昔承上庠乏,莳竹北堂轩。


饬吏勤浸灌,冉冉荣孤根。


日晏到官下,对赏忘尘喧。

北顾吾庐安在哉,天涯望眼到天回。


碧云向晚无情合,思杀离人未肯开。

螟崦霞霏罢,严城鼓叠通。


梧阴破阶月,筵吹乱林风。


浩露来无际,明河望若空。

春早凡花百种荣,秋芳能得几多名。


仙家八月灵葩发,不与寻常俗艳争。

祇园隐城角,开轩极幽邃。


日影转不到,居常抱秋气。


余兹度炎燠,一局忘万事。

天上之贵神,所居皆在北。


有轩正相望,慢恐取阴劾。


余常过则趋,不敢兹少息。

涪江东岸有云林,峦岭萦回涧谷深。


何事迟留未归去,强颜犹唱草堂吟。

群山暝色烟开后,远水寒光雨过时。


今夜何人醉霜月,卧听缑岭玉参差。

潋滟金波泻碧空,隔霜寒影下征鸿。


夜深一笛昭华引,吹满千岩万壑中。

树色禽声相与闲,吾庐仍共一枝安。


浮云蔽日绵绵雨,积水婴城惨惨寒。


还恐百芳从此歇,不知后土几时乾。

北轩属秋霁,晓见风叶零。


置觞命宾友,环坐飞渌醽。


遇适辄献笑,放言豁中扃。

秋来手种竹,憔悴不成林。


复此雪霜晚,空惊孤直心。


如何沾瑞露,似欲慰穷阴。

草树朱明晚,云霓白日颓。


幽居谁与适,山鸟独无猜。


蠹实危将堕,衰花冷自开。

谁于素壁写江流,云树疏疏映荻洲。


尽日清虚全却暑,一川摇落似轻秋。


暂逢明画心犹在,终向扁舟老去休。

浮萍满载江湖兴,翠柏长闻金石音。
丈室寥寥尘外事,相看真不异山林。
家风清白世相传,自小能吟晚好禅。
潇洒一轩无长物,荔枝茶品写遗篇。
矫仲偃崖室,禽庆谒名岳。
敕事澹无役,行泥何不乐。
暖春振霄褐,岧境蹑云屩。
高人例爱竹,居必置左右。
此君有雅操,凛凛岁寒后。
黑水埋荒烟,川阔多胤胄。
说儒论四方,以北为背明。
盖言幽阴位,有向即非亨。
遂令口耳儿,恶北如近刑。
窗扉暮阖晓还开,乞食寒儒去复来。
土木不妨人冷落,诗书能使客低徊。
言如鹦鹉今徒尔,宿似夫不亦得哉。
子猷雅爱此君深,清白传家直至今。
有似致身怜劲节,更应待物并虚心。
闲来点笔书新粉,醉后移床傍细阴。
君家竹上露,点缀如明珰。
垂枝乍惊重,映日复能光。
聊可助清兴,安知为羡祥。
分得岩枝带藓文,壁间延蔓密含春。
摇风似展垂云翼,和雨疑骞化浪鳞。
寒对竹轩陵霰雪,静陪犀柄辟埃尘。
晓色宜闲望,山风远益清。
白云连晋阁,碧树尽芜城。
水静沙痕出,烟消野火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