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秀出香炉万岭西,远公精舍夕阳低。


怜君我欲逃禅去,相逐寒云住虎溪。

尔去匡庐第一峰,翠屏千叠紫烟重。


何时共拾金光草,对倚青冥跨白龙。

黄金台下骤骅骝,又见栽花大海头。


洞倚匡庐新白鹿,关停函谷旧青牛。


三都赋在惊玄晏,八咏篇成和隐侯。

憔悴青毡越水头,一尊长啸揽吴钩。


高斋暮辍康成讲,名岳朝看太史游。


五老云霞天并入,九江涛浪雪争流。

彭蠡扬帆近,匡庐纵目长。


高峰悬紫翠,乱瀑洒青苍。


竹隐文殊座,莲空慧远堂。

雨暗郊原春尚寒,一行车马驻云间。


山祠酌酒千杯剧,野寺寻僧半日闲。


欲问沧洲终觉远,回看紫岫若为攀。

江州司马慕高踪,贪引山楼听夜钟。


冒雨几人过僧舍,搴萝独自上云峰。


何妨不见戴安道,有兴还寻南院颙。

吴楚遨游鬓已斑,对人犹自说庐山。
九江形胜来樽外,五老云霞生座间。
古洞月明今夜梦,满天秋色几时攀。
关掩伤心后,人归芳草前。
只须长见面,不必问流年。
三佛香能爇,千秋愿未圆。
山如庐阜眼中稀,笑挽长江入酒卮。
翠壁丹崖烟淡淡,洞云岩树晚依依。
心非到处真成梦,画不能如更着诗。
五老皤然出逶迤,知君相候亦多时。
十年不尽今朝意,数首空留点画诗。
秋月春花谁合主,丹房翠壁醉何疑。
层崖削苍玉,长薄郁佳气。
颓然一挥杯,拂面风细细。
船头一杯酒,嚼碎匡庐峰。
湖波添砚水,尽日舞蛟龙。
返照在湖波,冉冉见山影。
薄雾挟山光,推篷杯在手。
湖风忽南来,空翠落杯酒。
月破松梢晓,诗吟马上秋。
凉风侵帽角,曙色淡鞭头。
树影连村合,泉声咽石流。
背立梧桐岭,面对匡庐峰。
江流过其下,渺渺去朝宗。
万山左右卫,如阵复如墉。
未识匡山面,逢师似已经。
云峦光在眼,笔墨性能灵。
言下三乘法,图中五岳形。
庐山之高高入天,孤峰秀出真青莲。
峰悬石镜何年影,照尽彭湖三万顷。
平开双阙赤霞浮,翠嶂丹厓万木秋。
墨樵诗翁发垂耳,少年嗜画今老矣。
山鸡野鹿是前身,每见青山乐忘死。
高堂醉扫匡庐巅,香炉缥缈生紫烟。
两见青丝菜,五年今复游。
客从庐岳下,僧候虎溪头。
春转双林色,冰开众壑流。
青鸟当时养得驯,碧梧露下覆清晨。
纱窗忽见秋如许,应有蛾眉忆远人。
放日轻霞破晓阴,北窗徙倚听龙吟。
光摇翡翠蓬山远,浪拥玻瓈贝阙深。
□华云影漾中郊,光曜纷纭动翠旓。
玉笛夜吹山石裂,有人骑鹤过三茅。
江光荡漾片帆轻,更喜庐山入望晴。
飞瀑直随群嶂出,断虹遥挂数峰明。
难骖白鹿云中驾,暂借青龙水上行。
吏隐名山下,翻虚蹑屐从。
轮蹄纷俗状,岁月总尘容。
绿泛重湖水,青窥五老峰。
我曾戴笠山之前,杖藜拄破芝畦烟。
看花酌酒旦复暮,寻诗据石听流泉。
玄猿戏剧挂危树,白鹤翩翻来半天。
鸾溪溪畔归宗寺,松下何人尚掩扉。
闻道几峰云散尽,只应如旧瀑花飞。
惊回溪路一声钟,梦入匡庐第几峰。
似向开先桥上过,轻云半覆六朝松。
兹山东南美,植立云霞中。
九叠萦秀色,万古青茸茸。
我怀志灵奇,絓帆喜相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