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尽日临风坐,雄词妙略兼。


共知时世薄,宁恨岁华淹。


且把灵方试,休凭吉梦占。

朝游北越暮苍梧,袖里青蛇胆气粗。


三入岳阳人不识,朗吟飞过洞庭湖。

黄鹄抟秋风,一举辄万里。


飞鸣蓬蒿间,燕雀徒为尔。


王郎志凌云,英妙良可喜。

天骄毒中原,国势苦日削。


一为虚声摇,颠沛几失脚。


翠华栖海隅,此戏亦太虐。

童时了了记观河,六十三年忽已过。


眼暗耳聋知老否,葛凉裘暖奈身何。


一帆去国谈何易,万卷无家累亦多。

却病奇方乃避嚣,远坊两板闭萧条。


室无歌妓何烦遣,邻有乡僧不待招。


石鼎涛生茶正熟,铜炉灰陷火潜消。

宜忌拘牵十二三,灵苗毒草比粗谙。


性存姜桂何妨辣,味到芩连不取甘。


好友劝尝真苦口,庸医隔膜漫多谈。

不畏群嗤不受怜,孤行一意久弥坚。


敢夸愿大难成佛,肯䑛丹余蚤得仙。


方朔文章多诡俗,放翁家世少高年。

经旬坐稳一蒲团,才阅朝寒又晚寒。


蕴火梅欣先腊放,避霜菊耐涉冬看。


散花庵里新居士,视草台中旧史官。

地降天升气不交,羽禽何物尚胶胶。


霜浓四野鸦争粒,叶秃千林鹊露巢。


各有经营宁得已,未知辛苦定谁教。

海内连年丧老成,南伤秀水北新城。


读书自要师前辈,知己谁能托后生。


此段人情看烂熟,向来士习例相轻。

科诏加恩典不常,征轺就道辈相望。


抱经佚老头多白,拾芥群儿口半黄。


惨澹风云怜入彀,冬烘头脑怕当场。

尽遣儿孙归故里,尚留弟侄伴他乡。


囊空预借三年俸,禄入粗供四口粮。


旧积诗逋呵冻了,近添酒债典衣偿。

雨露荣枯共一天,尘沙聚散几同年。


车摧却怪蓬犹转,玉碎何图瓦幸全。


蚁穴冰封残雪后,雁程风系夕阳前。

茫茫大地托根孤,只道烟霄是坦途。


短袖曾陪如意舞,长眉难画入时图。


移镫见蝎宁防毒,误笔成蝇肯被污。

忆昨公车待诏来,微名忽忝厕邹枚。


主恩不以优徘畜,士气原于教养培。


身作红云长傍日,心如白雪渐成灰。

卧看星回晷景移,流光冉冉与衰期。


人言宦海藏身易,自笑生涯见事迟。


夜似小年寒渐信,病非一日老方知。

退居乏晤语,蒿莱翳荆扉。


闉阇一以出,秋色饶清辉。


东鲁有名士,勋庸厌常旗。

年才逾壮早相知,北骑南船几别离。


二老皆邻八旬寿,一生谁赋万篇诗。


特承枉顾元无说,获侍同行识者谁。

真人古不死,变形能登天。


圣人乃其亚,在宥亦长年。


尧舜寿逾百,犹若腒腊然。

长至前逾一月晴,忽然细细雨无声。


中宵变作今□□,□得楼头鼓角清。

昼夜雨不止,旬馀复旬馀。


垢衣裹弊絮,念已朱夏初。


逆旅何可处,出门但泥涂。

闲忆山中一片云,归欤莫待草风薰。


老身岂可为形役,俗语何堪著耳闻。


乍醉乍醒终郁郁,孰非孰是几纷纷。

来往江复浙,扰扰一年间。


有子犹相隔,无官亦未闲。


病嫌真药少,债准旧书还。

一释迦佛起天竺,罗汉五百又十六。
中华止绘十六僧,贯休十八老笔续。


千无万无无更无,芥子须弥一扫俱。

孝子不愿为高官,履危未必亲心安。
孝子不愿食厚禄,移此禄为亲之福。


亲家堂上太夫人,九九之算饶五春。

三品别贵贱,四制定奇偶。


主病则用之,上药或弗取。


得士寒畯可,量才世胄否。

鬼臾区所陈,太始天元册。


后世言阴阳,胥于此焉出。


九星首天蓬,遁甲云古术。

用针取工巧,用药称圣神。


伯高不尽言,极艺未易臻。


针法今鲜传,甚于药杀人。

三阴与三阳,应天之六气。


五行加相火,于地分六位。


羲画箕子畴,恐亦出此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