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西山白虎正猖狂,东海青龙不可当。


两兽捉来令死斗,鍊成一块紫金霜。

赤龙黑虎各西东,四象交加戊己中。


复姤自兹能运用,金丹谁道不成功。

震龙汞自出离乡,兑虎铅生在坎方。


二物总因儿产母,五行全要入中央。

取将坎位中心实,点化离宫腹里阴。


从此变成乾健体,潜藏飞跃尽由心。

日居离位翻为女,坎配蟾宫却是男。


不会个中颠倒意,休将管见事高谈。

离坎若还无戊己,虽舍四象不成丹。


只缘彼此怀真土,遂使金丹有返还。

道自虚无生一气,便从一气产阴阳。


阴阳再合生三体,三体重生万物昌。

梦谒西华到九天,真人授我指玄篇。


其中简易无多语,只是教人鍊汞铅。

虚心实腹义俱深,只为虚心要识心。


莫若鍊铅先实腹,且教守取满堂金。

用铅不得用凡铅,用了真铅也弃捐。


此是用铅真妙诀,用铅不用是诚言。

竹破须将竹补苴,覆雏当用子为之。


万般非类徒劳力,争似真铅合圣机。

未鍊还丹莫入山,山中内外尽非铅。


此般至宝家家有,自是愚人识不全。

调和铅汞要成丹,大小无伤两国全。


若问真铅是何物,蟾光终日照西川。

咽津纳气是人行,有药方能造化生。


鼎内若无真种子,犹将水火煮空铛。

偃月炉中玉蕊生,朱砂鼎内水银平。


只因火力调和后,种得黄芽渐长成。

休泥丹灶费工夫,鍊药须寻偃月炉。


自有天然真火用,不须柴炭及吹嘘。

安炉立鼎法乾坤,锻鍊精华制魄魂。


聚散氤氲为变化,敢将玄妙等闲论。

先把乾坤为鼎器,次抟乌兔药来烹。


既驱二物归黄道,争得金丹不解生。

三才相盗食其时,此是神仙道德机。


万化既安诸虑息,百骸俱理证无为。

要知金液还丹法,须向家园下种栽。


不假吹嘘并着力,自然丹熟脱真胎。

他时伤远别,渭北遽成悲。


今作终天恨,悠悠奈我思。


平生华屋处,回首不胜悲。

绛衣仙子过中元,别叶空枝去不还。


应是天人知忆念,再生朱实慰衰颜。

客路三湘远,天风八月清。


云间虽掩映,水底已分明。


且对当年影,休吟万古情。

臞仙风格,暂天教作个,人闲浮客。
白发光阴催老境,谁见摩挲铜狄。
挥剑成河,曳戈却日,著尽回天力。

使民复结绳,老死不相陵。
甲兵无所用,舟车无所乘。


使民复畏威,不言而自归。

天下多忌讳,首尾一身畏。
民人多技巧,奢淫终日炒。


利器转相夸,国家同怨嗟。

天上有物乎,吾不得而乞。
天上有人乎,吾不得而亲。


虚微仿佛,视之乃沕。

闲云潭影共斜晖,孤堞遥遥傍紫微。


鹄面犹存形貌改,虎冠初去禁条稀。


未知南雁来何往,且看东流去日归。

万点潇疏拂瓦鸣,忽疑眼际变阴明。


中元神鬼入炎城,飒飒风前叹息声。


苍梧云色愁千里,春去秋来烟若水。

治国如烹鲜,取下日趋渊。
治大如烹小,流下时归沼。


两不相伤,其德乃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