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九重寒少。
烟暖丰瑶草。
金井碧梧雏凤矫。

平生爱花被花恼,每见牡丹常绝倒。


自从丧乱减风情,两年不识花枝好。


迩来谪堕烟雨中,行色日与春光浓。

春深百草争开花,天香国色世共嘉。


谁令莺粟亦妍好,濯濯似举风中霞。


一畦同种偶千叶,巧思端属东君家。

世传莺粟如纸花,品目不为人所嘉。


那知亦解吐繁艳,深红浅白凌朝霞。


一窠千叶类芍药,传种本自何人家。

每恨桃花抵死红,年年秾艳笑春风。


谁知零落胭脂后,浅碧微开烟雨中。

春光欲暮碧桃开,烟露相和染玉腮。


仙苑何人移得种,风光疑自茂陵来。

秾李积皓雪,繁桃炫朝霞。
江边日日见春色,尽是寻常儿女花。


东阑一树能倾国,千瓣玲珑谁剪刻?半吐疑红却胜红,全开似白元非白。

千叶繁英吐异芳,中央瑞色蔼清香。


密攒莺羽参差折,细叠霓裳次第黄。


雾锁天衣临翠幄,露倾金盏沥霞浆。

西园花花过中春,微雨初晴不受尘。


莫怪芳丛开发早,欲将红艳送行人。

深山草木自幽奇,四色荷花世所稀。


孤独园中瞻佛眼,凝祥池上捧天衣。


白公没后禅林在,王俭归来幕府非。

洗尽夭夭色,泠然众卉中。


却将千叶雪,全胜几枝红。

岂有夭桃艳,淡然群卉中。


全身是清白,那肯媚春风。

在处飘红雨,临窗照夕阳。


何时清禁里,一笑伴仙郎。

菊以黄为正,梅惟白最佳。


徒劳染千叶,不似雪中花。

玉砌珠攒萼翠中,开时应是费东风。


临摹不著诗人手,剪彩徒劳蠹女工。

绿云影里,把明霞、织就千重文绣。
紫腻红娇扶不起,好是未开时候。
半怯春寒,半宜晴色,养得胭脂透。

笛声吹起南湖水,散作奇葩满园里。
被春收入玉照堂,不逐馀芳弄红紫。


一春开霁能几时,江梅正多人来稀。

方诸台耸日边云,望拜青童上相君。


侍女百千皆绛服,恰如檐外树纷纷。

海棠曾把比朝眠,妃子妆慵玉镜前。


若似此花颜色好,定教天宝画师传。

一粒丹砂换骨来,移根闻自浙东栽。


市门古巷留遗迹,问讯仙翁定姓梅。

虽嫌绿叶与青枝,入格依前自欠诗。


几向斜阳溪畔见,犹将桃杏误猜疑。

昔游尝到海中光,我与诸公各醉狂。


同向尘中三十载,朱颜应笑鬓丝长。

光摇层蕊望晴花,谁把鹅黄染练纱。


已是被香侵到骨,不须呼酒但烹茶。

一枝深雪绽前村,冷落犹能役梦魂。


况有堆林春万叠,传餐甘此度朝昏。

忍冻拖筇月下看,烟笼繁影共汗漫。


缃裘不是多重数,争奈清宵尔许寒。

巧留芳艳待春回,不受霜飙苦折摧。


应对群葩羞冷淡,数花并作一花开。

灵根原自养黄芽,标置长春胤此花。


心喜芳时回上叶,眼明今日见重华。


玉楼叠起连珠树,宝阁成层结绮霞。

千叶梅开一样清,向人含笑似多情。


化工只么宁多巧,碎剪琼瑶细簇成。

曾闻郑女咏同车,更爱丰标淡有华。


欲傍苔莓横野渡,似将铅粉斗朝霞。


品题从此添高价,物色仍烦筑短沙。

一花几千叶,千叶一时开。


晓露红云拂,春风舞雪回。


薄言酌我酒,亦道赏花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