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玉京岩、龙香海南来,霓裳月中传。
有六朝图画,朝朝琼树,步步金莲。
明灭重帘画烛,几处锁婵娟。

岷山之阳土如腴,江水清滑多鲤鱼。


古人居之富者众,我独厌倦思移居。


平川如手山水蹙,恐我后世鄙且愚。

当年唐殿阁,何似道人庵。


闲日长如此,薰风来自南。


清香吹不断,大暑故如惔。

梅霪风困药垆烟,乳燕衔书坠枕前。


梦里短衣看射虎,重来高柳怨鸣蝉。


归舟知汛桃花水,荒径将寻箭筈天。

三年禄食素心违,忽漫相逢思欲飞。


盏酒且谋今日醉,盘餐聊当故乡归。


天昏紫塞连戎马,日落黄河闪铁衣。

古今一理是纲常,范笔韩文妙发扬。


公卧首阳原不死,春风岁岁蕨薇香。

小楷青州三绝碑,复还范氏事尤奇。


不知百世闻风者,更有何人似伯夷。

沿溯同一川,风波情岂别。


维舟暂相从,销忧自怡悦。


明发南北飞,离怀更秦越。

士贫谋国拙,安得辞泥涂。


马生负长剑,叹曰归来乎。


尺薪等芳桂,斗粟兼明珠。

面面蒹葭路不通,渔灯移傍佛灯中。


迟君羊石三城月,老我鹅潭一夕风。


去棹归帆无远近,淡烟疏雨入雷同。

四载依依几送迎,故山结色此能生。


春情广覆千峰落,霞侣先开一壑盈。


相过不移知我素,此中何有祇云清。

熙朝长化日,昼漏午沉沉。


铜羽光吹动,花阶燠气侵。


奇峰飞近关,霁霭散高林。

炎氛莫近使君骖,清雨为洗瘴天南。


圣朝简畀公何忝,长夏驱驰老尚堪。


林下朝朝还暮暮,水边两两复三三。

青莲滴沆瀣,本是清凉界。


南薰入古殿,四座生灵籁。


胜会集群贤,披襟仍解带。

黄河奔越。
洒尽头边雪。
形势中原推第一。

镫前宴语。
底用踌躇商去住。
似猎重围。

层阴阁雨。
一径庭莎虫占去。
语笑心开。

北窗吟啸日,凉吹不须期。


荷气初闻处,帘钩欲动时。


幽从林杪度,清向瑟中披。

倦客无家病失依,孤斋九日正添衣。
登高坐废江亭约,访旧才从沽上归。
秋后风怀人比菊,梦中乡事柳成围。
台殿元虚敞,披襟更纳凉。
飙含槐柳色,气袭芰荷香。
解阜歌虞帝,清泠快楚王。
永日宁逃暑,微风入户来。
炎威三伏失,爽气二仪开。
暗度过新竹,轻飘动午槐。
坐拨鹅笙。
望凤阁銮坡,恰是蓬瀛。
人间天上,绛幄银屏。
道人南来冒炎酷,云水生涯寄枯木。
嗟予久堕魑魅群,黎唱蛮歌耳根熟。
深林迥静啸鸺鹠,雨湿天阴闻鬼哭。
胡尘暗中原,大驾巡江都。
春风遂南渡,百辟咸奔趋。
衣冠困陵暴,川陆纷舟舆。
还归凤阁掌纶丝,况尔风烟静四陲。
海上乘槎无博望,关中置驿有雷时。
羽书己报荆襄复,饟运休嗟蜀汉迟。
国内纷纷乱若丝,乘桴直溯浙江陲。
中原将帅休兵日,南国稊航入贡时。
贾谊感时多太息,冯唐投老尚栖迟。
秘监风流鬓未丝,为询忠义向南陲。
黔黎思汉中兴日,绣斧还乡奉使时。
金匮紬藏书灏灏,木天儤直漏迟迟。
亥宫驿马岁翩翩,又作离乡路数千。
拔宅今为大去国,出灾休算小行年。
访寻前日停舟地,催迫穷阴舞雪天。
临流坐白石,少憩聊盘桓。
隔溪两黄犊,动静天机闲。
物我俱夷游,偶地心自安。
南来天马势巃嵷,振鬣长呼向碧空。
禀气灵渊夸蹑景,受精皎月拟飞鸿。
雄姿壮志闲天厩,历块追风骋海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