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去年南邑归,春风拂征辔。
相从一笑顷,花卉方妩媚。
岁月俯仰间,还到经行地。
长条飞动不依栏,淡粉浓朱巧作团。
无语不辞终日立,有情曾是隔年看。
春罗试舞衣新换,古锦藏诗墨未干。
中州寒燠与南异,常恨梅花开不早。
今年朔雪冬不飞,腊月繁英似南好。
君怜芳物感时节,愁见高风冻雪扫。
玉箫声断彩云收,扶醉仓皇问去舟。
魑魅瞰人成往事,姮娥送客变新愁。
芦花掩映渔灯暗,桂树荒凉茅屋秋。
风吹乌帽晚飕飕,颠倒空尊不自谋。
赊酒邻家惭旧债,题诗茅屋载新愁。
黑云雨压千山暝,黄菊草深三径秋。
千门晴日散祥烟,东苑宸游忆去年。
玉辇乍移双阙外,彩球低度百花前。
云开山色浮仙仗,风送莺声绕御筵。
掩映东墙接绿阴,重门不启碧苔深。
偷闲只合窥园去,恐负黄花一片心。
人不怜花花自怜,夙根不断又鲜妍。
花神再度生香意,认取前身结后缘。
香国迟留方作客,芳园寥落最伤春。
我来恰入东风律,花信犹知识故人。
今年花是去年栽,两度花期两度开。
寒去暑来时物改,年年底事看花来。
去岁中秋剧可哀,长鲸跋浪夜喧豗。
耳边风雨□飞急,眼底田庐拉杂摧。
生死已抛成隔世,海天何意赋归来。
亡儿痛绝已经年,捧读君诗更黯然。
同是哭殇悲白发,那堪知爱隔黄泉。
墨痕苦记来生后,吟韵追思未死前。
乱雨分秋,浓烟护晚,望远极目偏赊。
万顷琉璃,广寒何处,浮云卷尽还遮。
叹杨柳为侬憔悴,蟋蟀为侬凄戚,催寒几阵,西风空庭,湿尽寒沙。
花片飞残逐水流。
却烦燕嘴作来邮。
雕梁犹忆旧巢不。
醉唱新词付小红。
去年此夜月明中。
吹箫脉脉傍帘栊。
皇华曾为歙山留,笑杀扬人泛泛舟。
偶话后天非定位,悬知此辈固清流。
一灯雪屋虫声细,疋马晴川草色秋。
日把文书揖上官,恐将心事负儒冠。
尘埃日月忙中度,学问工夫实处难。
莺谷已成经岁别,鹪巢且向一枝安。
中溽飞真洒,空令访隐居。
来期数日近,别憾一年余。
联句星源夜,持觞岩镇墟。
荒林几点隔江山,犹是离心落照间。
从此邗沟自明月,寒鸦无数夜飞还。
会盟定用国成子,筦计无如范大夫。
万族戴天无怨苦,一人稽古定吁谟。
法如日月食于私,别立条流但售欺。
世有龙钟周伏柱,不忘数典是吾师。
捐灰徙木意无已,敢议庙中羔兔蛙。
在昔圣人刑两观,不搜根柢治萌芽。
凤德栖栖览九州,尊王所以事诸侯。
《春秋》独盛公羊学,竟取何休说黜周。
嫌如绛灌阻长沙,不惜伾文占禁衙。
霜鬓雪眉忧国瘦,委蛇中度激昂差。
去年今日犬台上,纱縠禅衣造膝时。
岩阶岂无群獬廌,凝听清禁漏声迟。
季夏盛炎节,多雨变凉候。
繁柯滞层阴,衣夹卫形瘦。
隔岁南朝寺,竹林敝晴昼。
千骑秦原画角催,巡边西过祀鸡台。
马头山色褒斜尽,雁外秋声汉沔来。
偶作歌行新壁垒,有如号令肃风雷。
小楼东角。
这团圞认是,前朝明月。
玉宇高寒望不极,偏有微云点缀。
信宿邗江路,孤舟又客亭。
远天时有电,微月不藏星。
问地惊新毁,披图按旧经。
杯传梦尾共推予,客里风光岁又除。
岂但故园千里隔,眼前人已怅离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