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常忆双溪老,伽陀日益多。


津梁今坐断,风月奈君何。


清梵山藏路,南薰归满柯。

南登龙山亭,北望幽谷风。


云气不成雨,蒙蒙散高松。

引手扪石壁,俯身落林端。


只言上山易,不道下山难。

溪亭尝共赏芙蓉,十载重寻恨不逢。


落日断桥馀野水,高原古路带寒松。


麦芒旧画游丝细,柿叶新题坠露浓。

绝顶太古石,秋风生紫苔。


寻云山下客,终岁不曾来。

团薄者谁子,捕鱼溪水中。


林深不见日,寒杀石楠风。

采得䕷芜草,无花认不真。


持之不忍弃,留问路傍人。

鸟啼山涧幽,日入松林暝。


路转薜萝深,相呼不相应。

坐石弄芳草,渡溪行翠微。


西峰月未上,独自看云归。

濯足双溪口,寻幽水竹村。


淙淙斗门瀑,寒漱白云根。

春风西岭下,表里爱双溪。


江雨时时落,山禽夜夜啼。


蔷薇花欲乱,榉柳叶初齐。

天吴一笑溢双溪,春鸟绵蛮草色萋。


舟入湟川云自厚,风回衡岳浪难低。


洞门虎迹游龙卧,天上人家宿雾齐。

壬戌孟秋,苏子夜游,赤壁舟轻漾。
观水光、弥渺接遥天,月出于东山之上。
与客同,清欢扣舷歌咏,开怀饮酒情酣畅。

瑶烟敛散媚晴空。
云淡奇峰。
澄江金斗平波面,扁舟载、蓑笠渔翁。

借问中朝,谁得似、相公勋旧。
记前日、风云惨淡,雷霆奔走。
万里野烟空绿树,旌旗莫卷熊罴吼。

路出南州向北来,吴山梅冷粤山开。


阳和次第随程到,一月吹香管客回。

溪光摇四壁,瓦影落中流。


洗耳百闻寂,清心千虑休。

清溪夹桃径,玉洞万株春。


为有双溪误,渔人休问津。

负郭藏嘉处,清溪夹岸流。


风漪前后起,云态浅深浮。


入户松横岫,开窗橘满洲。

谢家山下双溪阁,水远山深夏亦凉。


霜练两条初合影,菱花一鉴泻馀光。


樽罍日日邀宾客,仓廪年年富稻粱。

双溪流过碧湾湾,两带青罗绕玉环。


入海未甘随咸卤,助公吟笔泻潺湲。

绿阴到处有黄鹂,僧院山深客听迟。


独恨春风轻易老,听时不及在花时。

五马天边外,双凫海上翁。


白头真避地,黄卷旧趋风。


岁月搜诗老,山林把酒同。

朝来喜见妖氛静,坐觉山川胜气还。


关塞罢征车马健,郊原得雨老龙闲。


黄绵惯拥茅檐日,白发羞陪玉笋班。

渡口唤扁舟,雨后青绡皱。
轻暖相重护病躯,料峭还寒透。
老大自伤春,非为花枝瘦。
鶗鴂一声春事了,不知苦劝谁归。
花梢香露染蔷薇。
小梅酸著齿,酒榼正堪携。
按程颇自觉淹留,朝夕经行处处幽。
忻逢古驿双溪水,追忆东阳八咏楼。
雁峰之水蒸若湘,虎城之水贡若章。
双水朝宗气浩浩,诸生读书声琅琅。
葛溪支派小双水,冯君领会水之理。
山无背宅宅何胜,门未纳溪溪是剩。
一阁翚飞若见招,双溪蟠屈如回应。
有酒不容阁生尘,无诗莫与溪写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