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玉堂孤坐不胜清,长羡邹、枚接长卿。


只许隔墙闻置酒,时因议事得联名。


机、云似我多遗俗,广、受如君不治生。

晁氏出西鄂,世家多艺文。


文庄和鼎实,尚书亦大门。


简编自襁褓,簪笏到仍昆。

过我诸公子,寂寥非世娱。


茶须亲碾试,酒可倩行沽。


日永乌皮几,窗寒竹火炉。

愚溪之口湘江左,茅斋不小亦不大。


斋前看江江只流,江中望斋斋更幽。


两潘读书韵清壮,湘妃出听鱼吹浪。

书剑功迟白发新,异乡仍送故乡人。


阮公留客竹林晚,田氏到家荆树春。


雪尽塞鸿南翥少,风来胡马北嘶频。

共饭何草草,客来从远道。
倾壶得残酒,聊以开怀抱。


年将半百两鬓华,谪官憔悴来天涯。

道贤齐二阮,俱向竹林归。


古偈穿花线,春装卷叶衣。


僧墟回水寺,佛陇启山扉。

曰诸父,曰亚父,皆叔父之辈;曰犹子,曰比儿,俱侄儿之称。
阿大中郎,道韫雅称叔父;吾家龙文,杨素比美侄儿。
乌衣诸郎君,江东称王谢之子弟;吾家千里驹,符坚羡苻朗为侄儿。

人言我老是顽仙,坐隐纹枰不计年。


何用山廛分小大,直将壶峤比方圆。


争雄未羡七擒略,见事常输一着先。

不踏清门晓鼓朝,山林真乐在朋曹。


乌衣贤胄风流远,赤壁诸郎气义高。


底事裁诗多态度,也应索酒甚粗豪。

羡楼台有地,不改换、旧林塘。
想叔父东山,郎君玉树,筹画非常。
云霄正期勋业,见先恢、庭户揽风光。

萧散玄真吏少霞,樵青日日为煎茶。


莫因闽粤皋芦叶,却厌神仙掌上芽。


竹户胜棋非我事,菊潭试水是君家。

竹林终日醉流霞,下客穷空祇厄茶。


更欲打门奴酪粥,何殊敛手捧姜芽。


赐金指日挥疏傅,盛馔常时设谢家。

两龚二阮古来希,古月之家喜得之。


邂逅数年成契阔,因仍几日复追随。


有诗有酒须人胜,无命无才亦我宜。

西风能几日,此夜忽中秋。


宇宙清如洗,山河影欲流。


病身愁对酒,羁思懒登楼。

梅花村里昔曾栖,千树琼瑶翠羽啼。


君见江东一枝雪,忆余携手铁桥西。

钟阜巉岩玉照新,乾坤何处不逢春。


持将水部官梅去,却寄罗浮阁里人。

峡古传中宿,峰高接上玄。
乾坤开福地,阁殿敞诸天。
化乐连苍霭,全清逗紫烟。
回首风尘满凤城,朔云不断雁南征。
游人自厌冰霜苦,倦客偏多湖海情。
闭户已能甘寂寞,登车谁与共澄清。
远道迢遥忆帝城,懒从潘岳赋西征。
自非白社皆尘境,独有青山不世情。
客路烟波愁易倦,闲居风月喜双清。
几载郊居罢远游,复劳相赠看吴钩。
只因汗漫思湖海,更逐风尘应马牛。
竹叶临岐催去棹,芦花和雁宿前洲。
新晴节序又天中。
高会何期此地同。
蒲艾香馀吴醑绿,葵榴色映楚丝红。
何意重逢黑水滨,边愁又觉一番新。
冰霜已是经来惯,况复残僧是故人。
沿溪千尺树毵毵,结胜为园乐事耽。
但得风流常载酒,不妨泉石佐清谈。
当年社伴俱浮梗,一日词人尽盍簪。
霜落寒城听晓钟,客帆无计又江东。
风花不作飘零态,春色还看点缀同。
御史直声光汉册,贤良曲学愧辕公。
国计忧劳俯圣躬,南冠重许拜恩同。
名家兰玉枝枝秀,涨海鲲鲸处处通。
燕水盍簪怀胜迹,泰山回首揖高风。
上巽下坎木水合,大者为艑小为艓。
众宾良辰欢赏接,琵琶枨枨雷鼓叠,急管横吹指双擪。
红泉美酒倾银榼,鸾刀缕鲙鱼藿叶。
携尊娱永夜,促席傍花移。
香送金飙转,英含月露垂。
竹林推并美,玉树总堪奇。
引望前山眼界飞,风翻碧草浪波微。
好凭篱菊撑持力,为殿秋光勿放归。
老幼随踪淩紫草,岩林筛影坐晴晖。
怪煞双丸,电掣波翻,底事如驰。
记忘年可友,衡方齿少,南邻觅阮,咸亦肩随。
顾我殊惭,目伊何似,谢树临风玉两枝。